來源:博禾知道
32人閱讀
萎縮性胃炎伴糜爛可能由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藥物刺激、膽汁反流、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可通過根除幽門螺桿菌、黏膜保護治療、調整飲食習慣、定期胃鏡監(jiān)測等方式干預。
1、幽門螺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感染是主要病因,會導致胃黏膜持續(xù)炎癥和腺體萎縮。治療需采用四聯(lián)療法,常用藥物包括奧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枸櫞酸鉍鉀,需遵醫(yī)囑完成療程。
2、長期藥物刺激非甾體抗炎藥或酒精長期刺激可損傷胃黏膜屏障。建議停用損傷性藥物,必要時改用塞來昔布等選擇性COX-2抑制劑,聯(lián)合硫糖鋁混懸凝膠保護胃黏膜。
3、膽汁反流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會破壞胃黏膜防御機制??煞娩X碳酸鎂中和膽汁酸,配合莫沙必利促進胃腸蠕動,睡眠時抬高床頭有助于緩解癥狀。
4、自身免疫因素自身抗體會攻擊胃壁細胞導致腺體萎縮,常合并維生素B12缺乏。需定期監(jiān)測血清維生素B12水平,必要時肌注補充,同時使用葉酸輔助治療。
日常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選擇易消化的魚肉、蒸蛋等優(yōu)質蛋白,烹飪方式以燉煮為主,戒煙限酒并保持規(guī)律進食習慣,每1-2年復查胃鏡評估病情進展。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