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蕁麻疹主要表現為皮膚風團、瘙癢,可能伴隨血管性水腫或發(fā)熱。常見誘因包括食物過敏、感染、物理刺激等,需結合具體癥狀判斷病情嚴重程度。
兒童蕁麻疹最典型的癥狀是皮膚出現紅色或蒼白色風團,大小不等,形狀不規(guī)則,可孤立存在或融合成片。風團通常會在24小時內自行消退,但可能反復發(fā)作。風團消退后皮膚表面無痕跡,可能與組胺釋放導致毛細血管擴張有關。
蕁麻疹患兒常伴有明顯瘙癢感,嬰幼兒可能表現為煩躁哭鬧、抓撓皮膚。瘙癢程度與病情嚴重程度相關,夜間可能加重影響睡眠。避免抓撓可減少皮膚繼發(fā)感染風險,家長需幫助患兒修剪指甲。
部分患兒會出現眼瞼、口唇等疏松組織部位的血管性水腫,表現為局部腫脹、緊繃感。若累及喉頭可能導致呼吸困難,屬于急癥需立即就醫(yī)。血管性水腫消退時間較風團更長,通常需要2-3天。
感染誘發(fā)的蕁麻疹可能伴隨低熱、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體溫多在38℃以下,若持續(xù)高熱需警惕其他并發(fā)癥?;純嚎赡艹霈F活動量減少、精神萎靡等表現,家長需注意監(jiān)測體溫變化。
食物過敏引起的蕁麻疹可合并腹痛、腹瀉或嘔吐。嬰幼兒可能表現為拒食、哭鬧不安。嚴重時可能出現黏液血便,提示存在胃腸黏膜水腫,需及時進行抗過敏治療。
家長發(fā)現兒童出現蕁麻疹癥狀時,應記錄發(fā)作時間、持續(xù)時長及可能誘因,避免接觸已知過敏原。保持室內通風涼爽,穿著寬松棉質衣物減少摩擦刺激。急性發(fā)作期可用冷毛巾濕敷緩解瘙癢,避免使用熱水燙洗。若出現呼吸困難、持續(xù)嘔吐或精神萎靡等嚴重癥狀,須立即就醫(yī)。慢性蕁麻疹患兒建議定期復查過敏原,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抗組胺藥物控制癥狀。
743次瀏覽 2023-08-28
88次瀏覽 2025-10-22
706次瀏覽 2025-10-22
261次瀏覽 2025-10-22
322次瀏覽 2025-10-22
553次瀏覽 2025-10-22
388次瀏覽 2025-10-22
618次瀏覽 2025-10-22
99次瀏覽 2025-10-22
99次瀏覽 2025-10-22
140次瀏覽 2025-10-22
703次瀏覽 2025-10-22
0次瀏覽 2025-10-22
961次瀏覽 2025-10-22
136次瀏覽 2025-10-22
59次瀏覽 2025-07-15
848次瀏覽 2025-10-22
107次瀏覽 2025-10-22
0次瀏覽 2025-10-22
121次瀏覽 2025-10-22
151次瀏覽 2025-10-22
109次瀏覽 2025-10-22
615次瀏覽
430次瀏覽
773次瀏覽
814次瀏覽
765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