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濕疹是一種由過敏反應引起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主要表現(xiàn)為皮膚紅斑、丘疹、水皰、滲出、結痂和劇烈瘙癢。過敏性濕疹可能與遺傳因素、環(huán)境刺激、免疫異常、皮膚屏障功能障礙、接觸過敏原等因素有關。建議及時就醫(yī),明確過敏原并針對性治療。
過敏性濕疹具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父母一方或雙方患有過敏性疾病,子女發(fā)病概率較高。這類患者通常伴有皮膚屏障功能缺陷,如絲聚蛋白基因突變導致角質層結構異常。日常需加強保濕修復,可使用含神經酰胺的潤膚霜,避免過度清潔。若合并感染,需遵醫(yī)囑使用莫匹羅星軟膏等抗生素。
接觸塵螨、花粉、動物皮屑等吸入性過敏原,或鎳、香料等接觸性過敏原均可誘發(fā)。表現(xiàn)為接觸部位對稱性紅斑、丘疹,嚴重時出現(xiàn)滲出。建議進行斑貼試驗明確過敏原,避免再次接觸。急性期可遵醫(yī)囑使用地奈德乳膏聯(lián)合氯雷他定片緩解癥狀。
Th2型免疫應答過度激活導致IL-4、IL-13等細胞因子分泌增多,引發(fā)IgE介導的過敏反應。此類患者常合并過敏性鼻炎或哮喘。需檢測血清總IgE水平,嚴重者可考慮使用度普利尤單抗注射液進行靶向治療,同時配合糠酸莫米松乳膏局部抗炎。
皮膚角質層含水量降低、皮脂分泌減少導致天然保濕因子缺失,使外界刺激物更易穿透表皮。表現(xiàn)為皮膚干燥脫屑、皸裂。應選用無皂基清潔劑,沐浴后3分鐘內涂抹凡士林等封閉性保濕劑。反復發(fā)作者可長期使用尿素維E乳膏修復屏障。
金黃色葡萄球菌定植可分泌超抗原加重炎癥反應,表現(xiàn)為皮損滲出、膿皰。需行細菌培養(yǎng)指導用藥,可選用夫西地酸乳膏聯(lián)合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控制感染。合并真菌感染時需加用酮康唑洗劑,同時口服伊曲康唑膠囊。
過敏性濕疹患者應穿著純棉寬松衣物,避免搔抓和熱水燙洗。飲食上注意記錄食物日記,常見致敏食物包括牛奶、雞蛋、海鮮等。室內保持濕度50%-60%,定期清洗床品減少塵螨。長期反復發(fā)作或伴有全身癥狀者,建議至皮膚科進行過敏原檢測及特異性免疫治療。
97次瀏覽 2025-10-17
150次瀏覽 2025-10-17
99次瀏覽 2025-10-17
145次瀏覽 2025-10-17
99次瀏覽 2025-10-17
676次瀏覽 2024-01-05
130次瀏覽 2025-10-17
0次瀏覽 2025-10-17
65次瀏覽 2025-10-17
0次瀏覽 2025-10-17
75次瀏覽 2025-10-17
86次瀏覽 2025-10-17
164次瀏覽 2025-10-17
54次瀏覽 2025-10-17
71次瀏覽 2025-10-17
101次瀏覽 2025-10-17
277次瀏覽 2025-10-17
96次瀏覽 2025-10-17
89次瀏覽 2025-10-17
113次瀏覽 2025-10-17
743次瀏覽 2023-08-28
177次瀏覽 2025-10-17
260次瀏覽
181次瀏覽
333次瀏覽
276次瀏覽
246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