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可能會引起肝損傷,但這種情況相對少見。手足口病主要由腸道病毒引起,通常表現為發(fā)熱、口腔皰疹和手足皮疹。極少數情況下,病毒可能侵犯肝臟,導致肝功能異常。若患兒出現持續(xù)高熱、精神萎靡、皮膚黃染等癥狀,需警惕肝損傷可能。
手足口病合并肝損傷多見于腸道病毒71型感染,該型病毒具有較強嗜肝性。病毒可直接破壞肝細胞或通過免疫反應間接損傷肝臟,表現為轉氨酶升高、膽紅素異常等。病情進展迅速時可能出現凝血功能障礙、肝性腦病等嚴重并發(fā)癥。臨床需通過肝功能檢測、腹部超聲等檢查明確診斷。
對于免疫功能低下或存在基礎肝病的患兒,病毒感染后肝損傷風險顯著增加。早產兒、營養(yǎng)不良兒童因肝臟代謝能力較弱,更易出現膽汁淤積性肝損傷。部分患兒可能因治療過程中使用肝毒性藥物,如解熱鎮(zhèn)痛藥或抗生素,加重肝臟負擔。
出現肝損傷癥狀應及時就醫(yī),避免劇烈運動和高脂飲食。家長需監(jiān)測患兒尿色變化,保持清淡飲食如米粥、蒸南瓜等易消化食物?;謴推诳蛇m量補充維生素B族和優(yōu)質蛋白,但禁止自行使用保肝藥物。多數患兒經對癥治療后肝功能可逐漸恢復,重癥病例需住院進行血漿置換或人工肝支持治療。
96次瀏覽 2025-10-15
467次瀏覽 2025-10-15
120次瀏覽 2025-10-15
401次瀏覽 2024-09-25
215次瀏覽 2025-10-15
569次瀏覽 2025-10-15
2494次瀏覽 2025-10-15
1014次瀏覽 2025-10-15
570次瀏覽 2025-10-15
226次瀏覽 2025-10-15
1186次瀏覽 2025-10-15
1555次瀏覽 2025-10-15
2800次瀏覽 2025-10-15
376次瀏覽 2025-10-15
115次瀏覽 2025-10-15
146次瀏覽 2025-10-15
572次瀏覽 2025-10-15
444次瀏覽 2025-10-15
156次瀏覽 2025-10-15
205次瀏覽 2025-10-15
149次瀏覽 2025-10-15
92次瀏覽 2025-07-15
150次瀏覽
647次瀏覽
126次瀏覽
259次瀏覽
339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