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梗阻可能由腸粘連、腸扭轉、腸套疊、腫瘤壓迫、糞石堵塞等原因引起。腸梗阻是指腸內容物通過障礙,通常表現為腹痛、腹脹、嘔吐、停止排便排氣等癥狀。
腸粘連可能與腹部手術、腹腔感染、腹部外傷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陣發(fā)性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輕度腸粘連可通過禁食、胃腸減壓等保守治療緩解,嚴重時需手術松解粘連。常用藥物包括消旋山莨菪堿注射液、注射用生長抑素、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等。
腸扭轉可能與腸道解剖異常、劇烈運動、飽餐后活動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突發(fā)劇烈腹痛、腹部不對稱膨隆等癥狀。早期可通過腸鏡或鋇劑灌腸復位,發(fā)生腸壞死時需急診手術切除。治療藥物包括注射用奧曲肽、鹽酸消旋山莨菪堿注射液、乳酸鈉林格注射液等。
腸套疊可能與腸道息肉、腫瘤、腸蠕動異常等因素有關,兒童多由病毒感染引起,通常表現為果醬樣大便、腹部包塊等癥狀。嬰幼兒可通過空氣灌腸復位,成人多需手術處理原發(fā)病灶。常用藥物包括注射用頭孢曲松鈉、蒙脫石散、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等。
腫瘤壓迫可能與結腸癌、直腸癌、腹腔轉移瘤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進行性加重的腹脹、消瘦等癥狀。需通過手術切除腫瘤或造瘺解除梗阻,晚期患者可放置腸道支架。治療藥物包括注射用奧沙利鉑、卡培他濱片、鹽酸帕洛諾司瓊注射液等。
糞石堵塞可能與長期便秘、高纖維飲食、腸道動力不足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左下腹包塊、肛門停止排氣等癥狀??赏ㄟ^灌腸、內鏡下碎石等方式處理,嚴重時需手術取石。常用藥物包括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開塞露等。
預防腸梗阻需保持規(guī)律排便習慣,每日攝入適量膳食纖維和水分,避免暴飲暴食。腹部手術后早期下床活動有助于預防腸粘連。出現持續(xù)腹痛、嘔吐等癥狀時應禁食并及時就醫(yī),避免自行使用瀉藥或止痛藥物。術后患者需遵醫(yī)囑逐步恢復飲食,從流質過渡到普食。
223次瀏覽 2025-11-20
130次瀏覽 2025-11-20
240次瀏覽 2025-11-20
673次瀏覽 2025-11-20
351次瀏覽 2025-11-20
90次瀏覽 2025-11-20
211次瀏覽 2025-11-20
370次瀏覽 2024-09-25
92次瀏覽 2025-11-20
369次瀏覽 2025-11-20
1147次瀏覽 2025-11-20
743次瀏覽 2023-08-28
96次瀏覽 2025-11-20
142次瀏覽 2025-11-20
377次瀏覽 2025-11-20
294次瀏覽 2025-11-20
148次瀏覽 2025-11-20
247次瀏覽 2025-11-20
93次瀏覽 2025-11-20
519次瀏覽 2025-11-20
551次瀏覽 2025-11-20
425次瀏覽 2025-11-20
1087次瀏覽
868次瀏覽
1039次瀏覽
765次瀏覽
1007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