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可通過觀察癥狀、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測等方式判斷。腦中風通常由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主要表現(xiàn)為突發(fā)性肢體無力、言語障礙、意識模糊等癥狀。
腦中風典型癥狀包括突發(fā)單側肢體麻木或無力、口角歪斜、言語含糊或理解困難、視物模糊或視野缺損?;颊呖赡艹霈F(xiàn)劇烈頭痛伴嘔吐,或突然失去平衡協(xié)調能力。這些癥狀通常在數(shù)分鐘至數(shù)小時內達到高峰,具有急性起病特征。家屬需立即記錄癥狀出現(xiàn)時間,這對后續(xù)溶栓治療時機判斷至關重要。
頭部CT平掃是急診首選檢查,能快速區(qū)分缺血性與出血性腦中風。發(fā)病6小時內CT可能未見明顯梗死灶,但可排除腦出血。MRI彌散加權成像對早期腦梗死敏感度較高,能發(fā)現(xiàn)CT未顯示的微小病灶。腦血管造影可明確血管狹窄或動脈瘤位置,為血管內治療提供依據。
血常規(guī)可排查感染或血液病,凝血功能檢查指導抗凝治療。血糖檢測能鑒別低血糖引發(fā)的類似癥狀,心肌酶譜評估是否合并心源性栓塞。部分醫(yī)院開展血栓彈力圖檢測,可個體化評估凝血狀態(tài)。尿液毒物篩查有助于排除藥物中毒導致的神經系統(tǒng)癥狀。
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腦卒中量表是國際通用工具,通過12項神經功能檢查量化病情嚴重程度。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評估意識障礙程度,改良Rankin量表預測遠期預后。這些量表需由專業(yè)醫(yī)護人員操作,重復進行可動態(tài)觀察病情變化。
需與貝爾面癱、偏頭痛先兆、癲癇發(fā)作后麻痹等疾病區(qū)分。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癥狀通常在24小時內完全緩解,但約三分之一患者會發(fā)展為腦中風。顱內腫瘤或硬膜下血腫也可引起漸進性神經缺損,需通過增強影像學檢查確診。
發(fā)現(xiàn)疑似腦中風癥狀時須立即撥打急救電話,避免自行服藥或喂食。轉運過程中保持患者側臥位,清除口腔異物防止窒息??祻推谛杩刂蒲獕貉?,定期進行吞咽功能評估和肢體康復訓練。飲食宜采用低鹽低脂配方,每日進行30分鐘有氧運動有助于功能恢復。
0次瀏覽 2025-11-25
0次瀏覽 2025-11-25
0次瀏覽 2025-11-25
912次瀏覽 2023-09-06
0次瀏覽 2025-11-25
0次瀏覽 2025-11-25
0次瀏覽 2025-11-25
0次瀏覽 2025-11-25
0次瀏覽 2025-11-25
0次瀏覽 2025-11-25
0次瀏覽 2025-11-25
0次瀏覽 2025-11-25
0次瀏覽 2025-11-25
0次瀏覽 2025-11-25
0次瀏覽 2025-11-25
0次瀏覽 2025-11-25
0次瀏覽 2025-11-25
0次瀏覽 2025-11-25
0次瀏覽 2025-11-25
0次瀏覽 2025-11-25
0次瀏覽 2025-11-25
370次瀏覽 2024-09-25
910次瀏覽
882次瀏覽
702次瀏覽
755次瀏覽
1031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