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時一般不建議立即拔牙,需先明確病因后針對性處理。急性炎癥期拔牙可能加重感染風險,但部分特殊情況如牙外傷斷裂暴露牙髓時可考慮緊急拔除。
牙痛多數(shù)由齲齒、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引起,此時牙齦及周圍組織存在充血水腫。拔牙操作可能將細菌帶入深層組織,導致感染擴散甚至引發(fā)頜面部間隙感染。對于齲齒導致的牙痛,需先進行充填治療或根管治療;牙髓炎患者可通過開髓引流緩解疼痛;根尖周炎急性期應配合抗生素控制感染后再評估拔牙指征。治療期間可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對乙酰氨基酚片等藥物鎮(zhèn)痛,甲硝唑片聯(lián)合阿莫西林膠囊可控制厭氧菌感染。
當牙齒因外傷導致縱向劈裂、牙根折斷并伴隨劇烈疼痛時,或智齒冠周炎反復發(fā)作且無保留價值時,可在充分抗感染治療后考慮拔牙。對于合并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患者,需將血糖或凝血功能控制在安全范圍。拔牙前需拍攝牙片評估牙根形態(tài),急性期操作建議配合超聲骨刀減少創(chuàng)傷,術后需嚴密觀察出血情況。
出現(xiàn)牙痛應及時到口腔科就診,通過視診、叩診和影像學檢查明確病因。日常應注意用巴氏刷牙法清潔牙齒,避免用患側咀嚼硬物,使用含氟牙膏可預防齲齒。糖尿病患者需定期進行牙周維護,妊娠期女性應避開孕早期和孕晚期進行牙科治療。
743次瀏覽 2023-08-28
0次瀏覽 2025-11-13
0次瀏覽 2025-11-13
0次瀏覽 2025-11-13
0次瀏覽 2025-11-13
0次瀏覽 2025-11-13
0次瀏覽 2025-11-13
0次瀏覽 2025-11-13
0次瀏覽 2025-11-13
0次瀏覽 2025-11-13
0次瀏覽 2025-11-13
0次瀏覽 2025-11-13
0次瀏覽 2025-11-13
0次瀏覽 2025-11-13
0次瀏覽 2025-11-13
0次瀏覽 2025-11-13
0次瀏覽 2025-11-13
0次瀏覽 2025-11-13
0次瀏覽 2025-11-13
0次瀏覽 2025-11-13
0次瀏覽 2025-11-13
59次瀏覽 2025-07-15
837次瀏覽
832次瀏覽
1074次瀏覽
484次瀏覽
853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