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有很多疾病會嚴重影響人的身心健康,特別是一些情緒性疾病,如抑郁癥等。然而隨著現在醫(yī)學的發(fā)展對于這種疾病可以通過認知行為療法來幫助治療。這種療法主要是對病人進行心理上的治療,從而達到治療效果。
大家都知道身體患有疾病時一定要及時治療,如果不及時治療任由疾病發(fā)展對健康威脅特別大,而對于不同的疾病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療措施,這樣才可以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在生活中有中治療方法是認知行為療法。那么,認知行為療法是什么意思?
認知行為療法是一種新的、心理治療抑郁癥和其他精神疾病的方法。這種治療手法主要是改變患者對人和事的看法和態(tài)度,從改變心理狀態(tài)下來改善其心理問題,從而達到治療的效果。對于這種療法需要有合理的情緒調節(jié)方法,認知方法、校正技術的方法等。
簡而言之,認知行為療法是一種全新而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往往作為抑郁癥這種情緒性疾病的首選治療方法,特別是適用于一些病情較輕、對藥物不敏感或有很強副作用的患者,使用效果會比較好。
認知行為療法認為其治療的目的不僅是針對一些行為和情緒的外在表現,還要分析患者的心理活動和應對策略,從而找出病人對錯誤的認知并且更好的加以糾正,這樣對疾病治療起來會比較好。認知治療的策略是幫助病人重建認知結構,重新來評價自己,重建信心,改變對自己以前產生的不好看法,從而更好的認識自己,讓自己重拾自信。
在認知理論中認為人們的情緒是來自于他們對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的信念、評估、解釋,而不是來自于這個事件的本身。在情感和行為受到認知支配,認知是人們心理活動的決定性因素,認知療法是通過改變人們在認知過程中產生的認知過程和概念來糾正其不良情緒或行為。大家都知道越是情緒上的疾病,對其身心健康影響就越大,因此當發(fā)現自己或身邊的人出現情緒異常時,一定要及時檢查治療。
222次瀏覽 2025-09-18
581次瀏覽 2025-09-18
92次瀏覽 2025-09-18
77次瀏覽 2025-09-18
228次瀏覽 2025-09-18
151次瀏覽 2025-09-18
157次瀏覽 2025-09-18
42次瀏覽 2025-09-18
95次瀏覽 2025-09-18
76次瀏覽 2025-09-18
101次瀏覽 2025-09-18
149次瀏覽 2025-09-18
139次瀏覽 2025-09-18
158次瀏覽 2025-09-18
148次瀏覽 2025-09-18
92次瀏覽 2025-09-18
119次瀏覽 2025-09-18
676次瀏覽 2024-01-05
93次瀏覽 2025-09-18
123次瀏覽 2025-09-18
485次瀏覽 2025-09-18
174次瀏覽 2025-03-21
252次瀏覽
355次瀏覽
301次瀏覽
260次瀏覽
221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