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龜頭炎可通過保持局部清潔、外用藥物、口服藥物、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治療。包皮龜頭炎通常由細菌感染、真菌感染、過敏反應、包皮過長、衛(wèi)生不良等原因引起。
每日用溫水清洗包皮和龜頭,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或洗液。清洗后保持干燥,防止潮濕環(huán)境滋生細菌。包皮過長者需將包皮翻起徹底清潔,避免污垢堆積。若存在分泌物,可用生理鹽水輕柔沖洗。
細菌性感染可遵醫(yī)囑使用紅霉素軟膏或莫匹羅星軟膏涂抹患處。真菌性感染需應用克霉唑乳膏或硝酸咪康唑乳膏。過敏性炎癥可短期使用氫化可的松乳膏緩解癥狀。用藥前需清潔并擦干患處,避免藥物被分泌物稀釋。
嚴重細菌感染需口服頭孢克洛分散片或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真菌性龜頭炎可服用氟康唑膠囊或伊曲康唑膠囊。過敏體質(zhì)患者可配合氯雷他定片減輕炎癥反應。所有口服藥物均需完整療程,不可自行增減藥量。
慢性炎癥可采用紅外線照射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反復發(fā)作患者可用高錳酸鉀溶液坐浴,濃度需嚴格按醫(yī)囑配置。合并潰瘍時可用紫外線局部照射殺菌,但需專業(yè)人員操作避免灼傷。
包皮過長或包莖患者反復發(fā)作者,建議行包皮環(huán)切術。術后需定期換藥防止感染,使用凡士林紗布保護創(chuàng)面。瘢痕體質(zhì)者需提前告知醫(yī)生評估手術風險。術后1個月內(nèi)避免劇烈運動和性生活。
治療期間應選擇寬松棉質(zhì)內(nèi)褲減少摩擦,避免辛辣食物和酒精攝入。每日更換內(nèi)褲并用沸水燙洗消毒。未治愈前禁止性生活防止交叉感染。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免疫力低下者應加強營養(yǎng)支持。癥狀加重或出現(xiàn)發(fā)熱需及時復診調(diào)整治療方案。
72574次播放 2021-07-29
94146次播放 2021-05-10
65524次播放 2021-05-10
100232次播放 2021-03-31
65437次瀏覽
47876次瀏覽
71904次瀏覽
54745次播放 2019-07-29
55773次瀏覽
58974次瀏覽
259次瀏覽 2025-10-03
3332次瀏覽 2025-10-03
159次瀏覽 2025-10-03
466次瀏覽 2025-10-03
210次瀏覽 2025-10-03
416次瀏覽 2025-10-03
295次瀏覽 2025-10-03
224次瀏覽 2025-10-03
518次瀏覽 2025-10-03
219次瀏覽 2025-10-03
201次瀏覽 2025-10-03
227次瀏覽 2025-10-03
226次瀏覽 2025-10-03
130次瀏覽 2025-10-03
59次瀏覽 2025-07-15
135次瀏覽 2025-10-03
86次瀏覽 2025-10-03
150次瀏覽 2025-10-03
221次瀏覽 2025-10-03
818次瀏覽 2025-10-03
121次瀏覽 2025-10-03
676次瀏覽 2024-01-05
159次瀏覽
231次瀏覽
188次瀏覽
349次瀏覽
201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