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利尿通淋等藥用功效,主要用于治療乳癰、疔瘡腫毒、濕熱黃疸、熱淋澀痛等癥狀。蒲公英的藥用部分包括根、葉、花,可內(nèi)服或外用,常見用法有煎湯、搗敷、泡茶等。
蒲公英性寒味苦,歸肝胃經(jīng),其清熱解毒功效對熱毒壅盛引起的咽喉腫痛、目赤腫痛有緩解作用。現(xiàn)代研究表明蒲公英含有的蒲公英甾醇、膽堿等成分能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病原微生物。臨床常用蒲公英配伍金銀花治療急性乳腺炎,或與野菊花同用緩解皮膚癤腫。
蒲公英對乳腺增生、甲狀腺結(jié)節(jié)等體表包塊具有消散作用。其活性成分蒲公英苦素能調(diào)節(jié)雌激素水平,改善乳腺組織增生狀態(tài)。新鮮蒲公英搗爛外敷可減輕蚊蟲叮咬引起的局部腫脹,配合夏枯草煎服有助于縮小良性甲狀腺結(jié)節(jié)。
蒲公英顯著的利尿作用可增加氯化物排出量,對泌尿系感染導(dǎo)致的小便短赤、排尿灼痛效果明顯。與車前草配伍能增強消炎效果,適合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但腎功能不全者應(yīng)慎用,避免電解質(zhì)紊亂。
蒲公英根提取物能促進膽汁分泌,降低谷丙轉(zhuǎn)氨酶水平,對酒精性肝損傷有保護作用。其含有的蒲公英多糖可減輕肝細胞脂肪變性,臨床上常與茵陳蒿配合用于黃疸型肝炎的輔助治療。
蒲公英中的菊糖等成分能激活巨噬細胞,增強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適量飲用蒲公英根茶有助于改善易感冒體質(zhì),但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需在醫(yī)師指導(dǎo)下使用,避免免疫過度激活。
使用蒲公英時需注意體質(zhì)偏寒者不宜長期大量服用,可能引起腹瀉等不適。新鮮蒲公英外敷前應(yīng)清潔患處,過敏體質(zhì)者需做皮膚測試。藥用蒲公英建議在中醫(yī)師指導(dǎo)下配伍使用,避免與降糖藥、利尿劑同服。日??刹杉撮_花嫩葉涼拌食用,或曬干后制成蒲公英咖啡替代飲品,保留營養(yǎng)的同時減少寒涼刺激。
111次瀏覽 2025-10-04
159次瀏覽 2025-10-04
129次瀏覽 2025-10-04
316次瀏覽 2025-10-04
133次瀏覽 2025-10-04
333次瀏覽 2025-10-04
128次瀏覽 2025-10-04
265次瀏覽 2025-10-04
576次瀏覽 2025-10-04
221次瀏覽 2025-10-04
155次瀏覽 2025-10-04
232次瀏覽 2025-10-04
187次瀏覽 2025-07-15
989次瀏覽 2025-10-04
127次瀏覽 2025-10-04
188次瀏覽 2025-10-04
155次瀏覽 2025-10-04
174次瀏覽 2025-03-21
493次瀏覽 2025-10-04
148次瀏覽 2025-10-04
184次瀏覽 2025-10-04
271次瀏覽 2025-10-04
503次瀏覽
335次瀏覽
269次瀏覽
251次瀏覽
254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