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預防措施主要有控制血糖、定期檢查足部、保持足部清潔干燥、選擇合適鞋襪、避免足部受傷。
長期高血糖是糖尿病足發(fā)生的主要原因,血糖控制不佳會導致周圍神經(jīng)病變和血管病變,增加足部潰瘍風險。患者需遵醫(yī)囑使用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如二甲雙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同時定期監(jiān)測血糖水平。飲食上應限制高糖高脂食物,適當增加膳食纖維攝入,保持規(guī)律運動有助于維持血糖穩(wěn)定。
糖尿病患者應每天檢查足部是否有傷口、水泡、紅腫等情況,尤其要關注足底和趾縫??墒褂苗R子輔助觀察或請家人幫助檢查。發(fā)現(xiàn)異常應及時就醫(yī),避免延誤治療。建議每3-6個月到醫(yī)院進行專業(yè)足部檢查,評估神經(jīng)感覺和血液循環(huán)狀況,早期發(fā)現(xiàn)病變征兆。
每日用溫水清洗足部,水溫不超過37℃,避免燙傷。清洗后徹底擦干,特別是趾縫部位。可使用潤膚霜涂抹足部防止皮膚干裂,但不要涂抹在趾縫間。修剪趾甲時應平剪,避免損傷甲床。禁止自行處理雞眼或胼胝,應由專業(yè)醫(yī)護人員處理。
應選擇透氣性好、寬松舒適的鞋子,避免穿尖頭鞋或高跟鞋。新鞋初次穿著時間不宜過長,逐步適應。襪子應選擇棉質、無接縫的款式,每日更換。避免赤腳行走,室內外都應穿著鞋子保護足部。冬季注意足部保暖,但不要使用熱水袋或電熱毯直接接觸足部。
日常生活中應防止足部受到機械性損傷,如避免長時間行走或站立。不要自行修剪雞眼或老繭,不要使用化學制劑處理足部問題。進行運動時選擇低沖擊項目,如游泳、騎自行車等。發(fā)現(xiàn)足部傷口應立即就醫(yī)處理,不要自行用藥包扎。
糖尿病足預防需要長期堅持,除上述措施外,還應戒煙限酒,控制血壓血脂。保持適度運動如散步、太極拳等有助于改善下肢血液循環(huán)。定期進行糖尿病并發(fā)癥篩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干預。注意營養(yǎng)均衡,保證優(yōu)質蛋白和維生素攝入。保持良好心態(tài),積極配合醫(yī)生治療,可有效降低糖尿病足發(fā)生風險。
112次瀏覽 2025-10-10
84次瀏覽 2025-10-10
304次瀏覽 2025-10-10
132次瀏覽 2025-10-10
458次瀏覽 2025-10-10
553次瀏覽 2025-10-10
454次瀏覽 2025-10-10
195次瀏覽 2025-10-10
92次瀏覽 2025-07-15
336次瀏覽 2025-10-10
216次瀏覽 2025-10-10
172次瀏覽 2025-10-10
183次瀏覽 2025-10-10
297次瀏覽 2025-10-10
187次瀏覽 2025-07-15
209次瀏覽 2025-10-10
370次瀏覽 2025-10-10
127次瀏覽 2025-10-10
163次瀏覽 2025-10-10
197次瀏覽 2025-10-10
295次瀏覽 2025-10-10
335次瀏覽 2025-10-10
292次瀏覽
402次瀏覽
310次瀏覽
484次瀏覽
248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