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口苦的患者需要先明確病因,再選擇促消化藥等合適藥物進行治療。同時可以采用中醫(yī)辨證療法來治,肝膽濕熱證可服用龍膽瀉肝湯,肝郁化火證可用水煎服丹梔逍遙散,肝氣犯胃者可服用金鈴子散。
口腔異味是許多人都存在的問題,可能一張嘴就會散發(fā)出難聞的氣味,這時就不敢輕易與人接近。而伴隨口臭同時出現(xiàn)的一個癥狀就是嘴里發(fā)苦,這往往就會讓患者出現(xiàn)極大不適感,因此要及時采取措施改善。那么口臭口苦怎么辦才能好轉(zhuǎn)呢?
一、口臭口苦的西醫(yī)療法
要想治療口臭口苦,就要先明確病因。如果是由于消化系統(tǒng)疾病,一般需要服用促消化和腸胃黏膜保護劑等藥物進行治療。若是口腔疾病所致,就需要先去門診做根面刮治或者其它修復治療,這樣可以在清除誘因的基礎上達到治愈效果。
二、口臭口苦的中醫(yī)療法
1.肝膽濕熱證:從中醫(yī)角度來看,口臭口苦主要是由于肝膽濕熱所致。此時就需要以清泄肝膽濕熱為主要原則進行治療,具體可用水煎服龍膽瀉肝湯,其中需要使用到的中藥方劑有龍膽草、茵陳、炒梔子、炒黃芩、柴胡、生地黃、當歸、車前子、澤瀉、通草、厚樸、炒枳殼、蘆根等中草藥,一般需要連續(xù)內(nèi)服5劑。
2.肝郁化火證:如果檢查發(fā)現(xiàn)口臭口苦是因為存在有肝郁化火證,在治療時就要以疏肝清火為主,建議可服用丹梔逍遙散。此時可服用牡丹皮、炒梔子、炙甘草、當歸、芍藥、茯苓、炒白術、柴胡、薄荷、竹茹、香櫞、海螵蛸、元胡以及川楝子等中草藥,需要7劑內(nèi)服。
3.肝氣犯胃證:對于肝氣犯胃所致的口臭口苦癥狀,患者可能會同時伴隨有胃脘脹痛等癥,此時需要服用金鈴子散加減。需要用到的藥物有丹皮、炒山梔、金鈴子等。
4.肝腎陰虛證:肝腎陰虛的患者治療需要以滋陰疏肝為主,具體可服用滋水清肝飲。其中的主要藥物成分為牡丹皮、炒梔子、山藥、山茱萸、白芍、茯苓、熟地、柴胡、炒酸棗仁、澤瀉、當歸等。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106次瀏覽 2025-03-21
0次瀏覽 2025-07-10
314次瀏覽 2024-09-25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3969次瀏覽 2024-11-21
4235次瀏覽 2024-11-28
4056次瀏覽 2024-12-19
3879次瀏覽 2025-02-25
4081次瀏覽 2025-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