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根具有清熱利尿、涼血止血、生津止渴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療熱病煩渴、肺熱咳嗽、胃熱嘔吐、濕熱黃疸、水腫尿少、血熱吐衄等病癥。
白茅根性寒味甘,歸肺胃膀胱經(jīng),能清泄肺胃積熱并通利水道。對于濕熱蘊(yùn)結(jié)導(dǎo)致的小便短赤、淋瀝澀痛,單用鮮品搗汁或配伍車前子等同用可增強(qiáng)利尿效果。現(xiàn)代研究顯示其水煎劑能增加尿液排出量,對急性腎炎水腫有輔助改善作用。
白茅根炭制后止血效果顯著,適用于血熱妄行引起的鼻衄、咯血、尿血等癥狀。其含有的蘆竹素等成分能縮短凝血時間,臨床常配伍側(cè)柏葉、地榆等治療支氣管擴(kuò)張咯血或消化道出血。鮮品搗汁外敷還可緩解外傷出血。
白茅根甘寒益陰,能緩解熱病傷津?qū)е碌目诟缮嘣?。在溫?zé)岵夥譄崾㈦A段,配伍石膏、知母可增強(qiáng)清熱生津之效。糖尿病陰虛口渴者可用鮮根煎水代茶飲,但需注意監(jiān)測血糖變化。
白茅根通過利尿作用促進(jìn)膽紅素排泄,對濕熱黃疸有一定改善效果。常與茵陳、梔子同用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能減輕目黃、尿黃癥狀。其提取物對四氯化碳致肝損傷有保護(hù)作用。
白茅根能清瀉肺熱,配伍桑白皮、黃芩可治療肺熱咳嗽、痰黃黏稠。實驗表明其乙醇提取物有鎮(zhèn)咳祛痰作用,對支氣管炎咳嗽痰多者,可用鮮根60克配伍冰糖燉服。
使用白茅根時建議選擇表面黃白色、節(jié)間長、味甘者為佳,脾胃虛寒者慎用。鮮品用量一般為30-60克,干品15-30克,止血宜炒炭用。長期大量使用可能引起電解質(zhì)紊亂,水腫患者需監(jiān)測尿量變化。出現(xiàn)過敏反應(yīng)應(yīng)立即停用,孕婦使用前應(yīng)咨詢中醫(yī)師。
148次瀏覽 2025-10-04
493次瀏覽 2025-10-04
155次瀏覽 2025-10-04
127次瀏覽 2025-10-04
989次瀏覽 2025-10-04
188次瀏覽 2025-10-04
111次瀏覽 2025-10-04
265次瀏覽 2025-10-04
129次瀏覽 2025-10-04
221次瀏覽 2025-10-04
263次瀏覽 2025-03-21
133次瀏覽 2025-10-04
878次瀏覽 2023-09-06
128次瀏覽 2025-10-04
333次瀏覽 2025-10-04
155次瀏覽 2025-10-04
232次瀏覽 2025-10-04
316次瀏覽 2025-10-04
576次瀏覽 2025-10-04
159次瀏覽 2025-10-04
184次瀏覽 2025-10-04
271次瀏覽 2025-10-04
272次瀏覽
351次瀏覽
326次瀏覽
292次瀏覽
221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