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硬腫癥怎么辦 寶寶硬腫癥怎么解決

新生兒硬腫癥是寶寶周身或局部皮膚和皮下脂肪變硬兼有水腫,并伴有體溫低下等癥狀。此病強調(diào)早期綜合治療,輕癥經(jīng)正規(guī)治療多能治愈;重者雖經(jīng)正規(guī)治療,但仍會有部分患兒最終因呼吸循環(huán)衰竭或并發(fā)感染,肺出血而死亡。
新生兒硬腫癥癥狀
患有新生兒硬腫癥的寶寶大多數(shù)在生后不久或生后7—10天出現(xiàn)以下癥狀:
1、"四不癥":不吃、不哭、不動、體溫不升。
2、冷、硬、腫:(1)冷:輕者局部發(fā)冷,重者全身皮膚發(fā)涼;(2)硬:皮下脂肪多的部位皮膚變硬,表面光滑,用手不易捏起來,且呈暗黃色或青紫色;(3)腫:某些部位用手按壓可以有凹陷。硬腫往往先出現(xiàn)于小腿、大腿外側(cè),然后雙下肢逐漸延至臀部以至胸、腹、上肢及面頰部、眼部、手心、足底皮膚常不變硬。
新生兒硬腫癥治療
1、普通康復療法
復溫是治療新生兒硬腫癥低體溫的重要措施,目前多主張快速復溫法。
(1)復溫
①輕度患兒:可用緩慢復溫法,將寶寶用溫暖褓包裹置在24—25℃室溫中使其自然復溫。等到體溫上升至35℃。
②輕、中度(體溫>30℃)患兒:置于預熱至30℃的暖箱內(nèi),調(diào)節(jié)箱溫為30—34℃,通過減少患兒散熱使體溫升高,爭取6—12小時內(nèi)恢復正常體溫。
③重度(體溫<30℃)患兒:以高于患兒體溫1—2℃的暖箱溫度開始復溫,每小時提高箱溫0.5—1℃(不超過34℃),于12—24小時內(nèi)恢復正常體溫,并保持暖箱在適中溫度。
④恒溫水浴法:將患兒置于39—42℃的恒溫水浴箱內(nèi)(室溫在24℃或稍高),臍部用消毒紗布覆蓋,上面用橡皮膏固定,防水侵入,頭露出水面,四肢、軀干浸入水中,每次15分鐘,每口2次,直至硬腫消失。
(2)喂養(yǎng):保證患兒熱能供應(yīng),盡量母乳喂養(yǎng)和口服補液,使寶寶身體產(chǎn)熱而復溫。
2、中醫(yī)分型與中藥治法
(1)寒凝氣滯,瘀血內(nèi)阻
治法:益氣溫陽,活血化瘀。
方藥:當歸四逆湯加減:人參3克,當歸、赤芍、桂枝各3克,細辛1.5克,黃芪7克,川芎3克,木通1.5克,甘草4克,大棗3枚。
(2)熱毒蘊郁,氣滯血瘀
治法:清熱解毒,活血化瘀。
方藥:黃連解毒湯加減;黃連、黃芩、梔子各5克,人參3克,川芎、丹參、紅花、茯苓各5克,黃芪7克。
3、現(xiàn)代西醫(yī)西藥治療方法
(1)補液:一般輸入液體為lo%葡萄糖加1/4氯化鈉溶液。重癥患兒可適當輸入鮮血或血漿,每次20—25毫升。
(2)糾正酸中毒:劑量為5%碳酸氫鈉每日5毫升/千克體重,用50%—10%葡萄糖液稀釋1.4%碳酸氫鈉等張溶液緩慢靜脈注射。
(3)控制感染:患兒多數(shù)伴有感染性疾病,控制感染應(yīng)作為治療常規(guī)措施之一。選擇藥物時慎用有腎毒性的藥物。常選用水劑青霉素、氨芐青霉素等。
(4)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DIC)的防治。
(5)肺出血的防治:一經(jīng)確立,早期給予氣管內(nèi)插管,使用呼吸機。
(6)缺氧:有缺氧或重癥病人進行氧療法。
(7)改善微循環(huán)糾正休克。
寶寶腹瀉水樣便怎么辦
新生兒足底血酪氨酸偏高
吃著回奶寶寶寶還能吃奶嗎
寶寶干咳無痰吃什么藥
新生兒進icu嚴重嗎
寶寶拉尿頻繁是怎么回事
新生兒寶寶皮膚紅紅的是怎么回事
寶寶熱感冒的癥狀和治療鼻塞的方法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