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疲勞的十大癥狀應急方法
過度疲勞可通過調整作息、穴位按摩、藥膳食療、艾灸調理、適度運動等方式緩解。過度疲勞通常由長期熬夜、壓力過大、飲食失衡、氣血不足、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保證每日7-8小時高質量睡眠,建議23點前入睡。中醫(yī)認為子時23:00-1:00是膽經(jīng)當令,丑時1:00-3:00為肝經(jīng)排毒時段,此時深度睡眠有助于恢復元氣。午間可小憩15-30分鐘,但避免白天睡眠超過1小時打亂生物鐘。
按壓百會穴頭頂正中可提神醒腦,配合太陽穴眉梢與外眼角連線中點緩解頭痛。足三里膝蓋下3寸是強壯要穴,持續(xù)按壓3分鐘能改善乏力。內(nèi)關穴腕橫紋上2寸調節(jié)自主神經(jīng),對心慌氣短有效。按摩時用拇指指腹以適中力度順時針揉按。
西洋參麥冬茶補氣生津,適合虛熱型疲勞;黃芪枸杞燉雞湯溫補脾腎,改善畏寒肢冷;酸棗仁茯苓粥寧心安神,緩解失眠多夢。避免生冷油膩,多食山藥、紅棗、黑芝麻等健脾益腎食材。濕熱體質者可飲菊花決明子茶清肝明目。
隔姜灸關元穴臍下3寸培補元氣,每次15-20分鐘;溫和灸腎俞穴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改善腰膝酸軟。血虛者加灸血海穴膝蓋內(nèi)上方,氣滯者灸太沖穴足背第一二跖骨間。注意艾條距皮膚3-5厘米,局部潮紅即止。
八段錦兩手托天理三焦動作可疏通經(jīng)絡,太極拳云手式調節(jié)呼吸節(jié)奏。建議每天進行30分鐘低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等,運動時心率控制在220-年齡×60%范圍內(nèi)。避免劇烈運動耗氣傷陰,運動后及時補充淡鹽水。
長期疲勞者需注意勞逸結合,每工作1小時活動5分鐘,遠眺或做頸椎保健操。飲食遵循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原則,早餐宜食小米粥等溫補脾胃之物,晚餐避免過飽。保持情緒舒暢,可通過五音療法宮商角徵羽對應五臟調節(jié)情志。若出現(xiàn)持續(xù)心悸、不明原因消瘦等嚴重癥狀,應及時就醫(yī)排查甲狀腺功能異常、慢性疲勞綜合征等病理性因素。日??删毩暳衷E噓、呵、呼、呬、吹、嘻呼吸法,配合足浴艾葉+紅花促進血液循環(huán)。
子宮肌瘤是怎么樣的癥狀有哪些呢
復禾遷移
乙狀結腸息肉的癥狀有哪些
復禾遷移
糖尿病的典型癥狀為三多一少是哪三多一少
復禾遷移
宮頸炎和子宮內(nèi)膜炎有哪些癥狀區(qū)別
復禾遷移
非霍奇金淋巴瘤晚期有哪些癥狀
復禾遷移
葡萄胎早期癥狀拉肚子
復禾遷移
混合痔二期的癥狀有哪些
復禾遷移
中耳膽脂瘤癥狀怎么回事
復禾遷移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