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細胞壓積33.8%低于成年女性正常范圍(36%-48%),可能提示貧血、失血或慢性疾病。
1、生理性偏低:
長期高原居住者因血氧需求降低可能出現(xiàn)生理性紅細胞壓積下降。妊娠期女性因血漿容量擴張,紅細胞壓積可降低10%-15%,產后逐漸恢復。
2、缺鐵性貧血:
鐵攝入不足或吸收障礙導致血紅蛋白合成減少,常伴隨乏力、指甲脆裂??赡芘c月經過多、消化道出血等因素有關,需檢測血清鐵蛋白確診。
3、維生素缺乏:
葉酸或維生素B12缺乏引發(fā)巨幼細胞性貧血,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常見于長期素食、胃切除術后人群,多伴有舌炎和肢體麻木。
4、慢性炎癥:
類風濕關節(jié)炎等慢性病通過炎癥因子抑制促紅細胞生成素,造成慢性病性貧血。通常表現(xiàn)為輕度正細胞性貧血,需治療原發(fā)病。
5、腎臟疾病:
腎功能不全導致促紅細胞生成素分泌不足,常見于糖尿病腎病患者。多伴隨血肌酐升高,需評估腎小球濾過率。
建議增加動物肝臟、菠菜等富鐵食物,配合維生素C促進鐵吸收。長期素食者需補充維生素B12,慢性病患者應定期監(jiān)測血常規(guī)。避免濃茶影響鐵吸收,適度有氧運動改善骨髓造血功能,出現(xiàn)頭暈心悸等癥狀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