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衰竭的診斷標準和分級
博禾醫(yī)生
急性肝衰竭是短期內肝功能急劇惡化導致的危重癥,診斷需結合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結果,臨床分為超急性、急性和亞急性三型。核心診斷標準包括黃疸、凝血功能障礙及意識改變,分級依據(jù)國際通用King's College標準或MELD評分系統(tǒng)。
1. 診斷標準
急性肝衰竭的診斷需滿足三個關鍵條件:一是肝功能迅速惡化,凝血酶原時間延長超過4.7秒或國際標準化比值大于1.5;二是出現(xiàn)肝性腦病;三是既往無慢性肝病史。實驗室檢查顯示血清轉氨酶顯著升高(常超過1000 U/L),膽紅素進行性上升,血糖異常。影像學檢查排除膽道梗阻和肝臟占位性病變。
2. 臨床分級
根據(jù)病程進展速度分為三種類型:超急性(7天內出現(xiàn)肝性腦病)、急性(8-28天)和亞急性(29天-12周)。預后最差的是亞急性肝衰竭,存活率不足30%。King's College標準將患者分為需肝移植組和非移植組,主要評估指標包括病因、年齡、黃疸程度、凝血功能和血清肌酐水平。MELD評分系統(tǒng)通過膽紅素、INR和肌酐計算分值,超過32分預示死亡率達80%。
3. 分級管理措施
對于不同分級患者采取差異化管理:一級肝性腦病需限制蛋白攝入,使用乳果糖減少氨吸收;二級以上需轉入ICU,考慮人工肝支持。凝血功能障礙者補充新鮮冰凍血漿和維生素K。所有患者都應排查皰疹病毒、乙肝病毒等可逆病因,對乙酰氨基酚中毒者立即給予N-乙酰半胱氨酸。符合King's College標準的高?;颊邞?2小時內啟動肝移植評估。
急性肝衰竭的早期識別和準確分級直接決定救治成功率。臨床遇到不明原因凝血障礙合并意識障礙患者,應立即檢測肝功能并計算MELD評分。三級醫(yī)院應建立多學科協(xié)作機制,確保符合移植指征的患者能在黃金時間內獲得器官配型。即使暫時無法移植,分子吸附再循環(huán)系統(tǒng)等人工肝支持也能為肝細胞再生爭取時間。
脂溢性脫發(fā)中醫(yī)診斷
復禾遷移
腸息肉的檢查與診斷
復禾遷移
中耳外傷的診斷和治療原則
復禾遷移
產前診斷是產科嗎
復禾遷移
心電圖在心絞痛診斷中的臨床價值
復禾遷移
肺淋巴管肌瘤病的診斷方法有哪些癥狀
復禾遷移
診斷喉外傷的檢查方法有哪幾種
復禾遷移
中耳外傷的診斷和治療原則
復禾遷移
中耳外傷的診斷和治療原則是什么呢
復禾遷移
病理診斷為水泡狀胎塊嚴重嗎
復禾遷移
診斷喉外傷的檢查方法有幾種
復禾遷移
診斷喉外傷的檢查方法有幾種類型
復禾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