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潰瘍通常需要做活檢,有助于明確病變性質(zhì)并指導后續(xù)治療。胃潰瘍的診斷與評估方式主要有胃鏡檢查、組織活檢、幽門螺桿菌檢測、影像學檢查和實驗室檢查。
1、胃鏡檢查
胃鏡檢查是診斷胃潰瘍的首選方法,可直接觀察潰瘍的位置、大小和形態(tài)。胃鏡下可初步判斷潰瘍的良惡性,同時進行組織活檢以提高診斷準確性。胃鏡檢查過程中還可對出血性潰瘍進行止血治療,具有診斷與治療的雙重作用。
2、組織活檢
組織活檢是鑒別胃潰瘍良惡性的金標準,通過鉗取潰瘍邊緣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顧z可發(fā)現(xiàn)早期胃癌、淋巴瘤等惡性病變,還能檢測幽門螺桿菌感染。對于直徑超過2厘米的潰瘍、邊緣不規(guī)則或底部凹凸不平的潰瘍,必須進行多點活檢。
3、幽門螺桿菌檢測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潰瘍的主要病因之一,可通過快速尿素酶試驗、組織學檢查或呼氣試驗進行檢測。明確幽門螺桿菌感染狀態(tài)對制定治療方案至關重要,治療可顯著降低潰瘍復發(fā)率。活檢標本的幽門螺桿菌檢測結果準確性較高。
4、影像學檢查
對于不能耐受胃鏡檢查的患者,可考慮采用鋇餐造影等影像學檢查。X線檢查可顯示潰瘍龕影和胃壁變形,但無法進行活檢和直接止血。影像學檢查對早期胃癌的檢出率較低,通常作為胃鏡檢查的補充手段。
5、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guī)檢查可評估是否存在貧血,糞便潛血試驗有助于判斷消化道出血情況。血清胃泌素檢測對卓-艾綜合征等特殊類型潰瘍有診斷價值。實驗室檢查結果需結合胃鏡和活檢結果進行綜合判斷。
胃潰瘍患者應注意飲食調(diào)理,避免辛辣刺激、過冷過熱及粗糙食物,戒煙限酒,規(guī)律進食。建議選擇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類、面條、蒸蛋等,少量多餐減輕胃腸負擔。保持情緒穩(wěn)定,避免過度緊張焦慮,遵醫(yī)囑按時服藥并定期復查胃鏡。若出現(xiàn)嘔血、黑便、劇烈腹痛或體重明顯下降等癥狀,需立即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