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出血可能是月經來潮或妊娠相關出血,鑒別需結合出血特征、伴隨癥狀及醫(yī)學檢查。判斷依據(jù)主要有出血時間、出血量、伴隨癥狀、妊娠試驗、超聲檢查五種方式。
1、出血時間:
月經出血具有周期性,通常間隔21-35天,持續(xù)3-7天。妊娠相關出血多發(fā)生在受孕后10-14天(著床出血)或妊娠6-12周(先兆流產),與既往月經周期無對應關系。記錄出血發(fā)生時間有助于初步區(qū)分。
2、出血量:
月經出血量通常為20-80毫升,初期量少逐漸增多再減少。妊娠出血量差異較大,著床出血多為點滴狀,先兆流產可能呈現(xiàn)持續(xù)少量出血或突發(fā)大量出血。觀察衛(wèi)生巾浸染程度可輔助判斷,完全浸透一片標準衛(wèi)生巾約吸收5毫升血液。
3、伴隨癥狀:
月經可能伴隨下腹墜脹、乳房脹痛等經前綜合征。妊娠出血若為著床出血通常無不適,先兆流產常伴隨陣發(fā)性腹痛或腰骶部酸痛。異位妊娠出血可能出現(xiàn)單側下腹劇痛、肛門墜脹感,嚴重者伴頭暈乏力等失血癥狀。
4、妊娠試驗:
尿妊娠試紙檢測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是快捷的篩查方式,同房后14天或月經推遲3天即可檢測。血液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檢測更,能反映妊娠狀態(tài)及胚胎發(fā)育情況。陰性結果需3天后復測排除假陰性。
5、超聲檢查:
經陰道超聲可直觀觀察子宮內膜厚度、宮腔內孕囊及胎心搏動。月經期子宮內膜呈線狀,妊娠5周可見妊娠囊,6周可見胎芽。超聲還能排除宮外孕、葡萄胎等病理妊娠,是確診妊娠的金標準。
建議記錄月經周期建立個人健康檔案,出血異常時避免劇烈運動,保持外陰清潔。備孕女性可每日晨起測量基礎體溫,排卵后高溫相持續(xù)18天以上提示妊娠可能。無論出血原因是否明確,持續(xù)3天以上或伴隨嚴重腹痛均需及時就醫(yī),避免自行服用止血藥物。飲食注意補充含鐵食物如動物肝臟、菠菜,預防失血性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