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fā)現:吃番茄對降血脂有好處?吃生番茄好還是熟番茄好?

關鍵詞:降血脂
關鍵詞:降血脂
近日,諾華公布了3期JUNIPERA研究新的分析數據,證實了抗炎藥Cosentyx(可善挺®,通用名:secukinumab,司庫奇尤單抗)對附著點炎相關關節(jié)炎(ERA)和幼年銀屑病關節(jié)炎(JPsA)兒童和青少年患者的治療反應。Cosentyx的安全性與該藥在斑塊型銀屑病、銀屑病關節(jié)炎、放射學陰性中軸型脊柱關節(jié)炎、強直性脊柱炎成人患者中的安全性一致。ERA和JPsA是幼年特發(fā)性關節(jié)炎(JIA)的2大類型。目前,全球約有200萬兒童被診斷為JIA。
JUNIPERA是一項為期2年、三部分、雙盲、安慰劑對照、隨機撤藥3期臨床研究,入組了86例年齡在2歲至17歲、根據國際風濕病協(xié)會聯盟分類標準確診為JPsA或ERA的兒童和青少年患者(活動性ERA患者,n=52,平均年齡:13.7歲;活動性JPsA患者,n=34,平均年齡:12.2歲)。
在研究第一治療期,所有患者接受Cosentyx 75mg/150mg開放標簽治療(預充注射器,體重<50kg的患者劑量為75mg,體重≥50kg的患者劑量為150mg),直至第12周。在該治療期中,至少達到JIA ACR 30反應的患者隨后進入研究第二治療期。在第二治療期,患者分為2組,分別接受Cosentyx 75mg/150mg(取決于體重)或安慰劑治療,并觀察治療反應,直至104周。
研究主要終點是治療期2(第12周至第104周)的疾病發(fā)作(flare)時間。治療期1(第0周至第12周)的次要終點包括評估JIA ACR 30/50/70/90/100反應和每個JIA ACR核心成分,幼年關節(jié)炎疾病活動評分(JADAS 27)相對基線的變化,以及總附著點炎和指端炎計數。
來自該研究的2年結果表明,接受Cosentyx治療的患者,疾病發(fā)作時間顯著延遲。與安慰劑組相比,Cosentyx治療組疾病發(fā)作風險降低了72%(p<0.001)。在第一周,Cosentyx治療組超過30%的患者顯示癥狀改善(達到JIA ACR30反應),近90%的患者在第一個治療期(12周)結束時達到JIA ACR30反應。此外,到第12周,近35%的患者(N=86)達到JIA ACR非活動性疾病狀態(tài)。根據JADAS 27平均評分,在第一周就觀察到了疾病活動度的改善,從第12周到第104周,達到低疾病活動度。該兒科人群中的安全性與Cosentyx1已知的安全性特征一致。
如果不進行治療,ERA和JPsA將會對兒科患者生活質量產生重大負面影響,并可能導致畸形和長期殘疾。上述研究結果證實,Cosentyx在治療ERA和JPsA兒科患者方面療效顯著。目前,針對該人群,可幫助改善關節(jié)炎癥、指端炎和附著點炎的治療選擇非常有限。
諾華已在歐洲和美國提交了Cosentyx治療ERA和JPsA的監(jiān)管申請文件,預計將會在未來幾個月獲得審查結果。目前,美國FDA正在對這2個適應癥進行優(yōu)先審查。如果獲得批準,Cosentyx將成為美國第一個治療ERA兒科患者的生物制劑。
兒科適應癥的開發(fā),是Cosentyx臨床開發(fā)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7月,Cosentyx一線系統(tǒng)治療兒科銀屑病在歐盟獲批,最近在美國和中國也獲得了批準。在日本,Cosentyx還被批準用于治療6歲及以上銀屑病關節(jié)炎、銀屑病患者。
新生兒鼻子流奶多數屬于正?,F象,主要與生理性胃食管反流、喂養(yǎng)姿勢不當、賁門發(fā)育不全、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有關。
1. 生理性反流新生兒胃部呈水平位且賁門括約肌松弛,哺乳后平臥易導致乳汁反流至鼻腔。建議家長采用頭高腳低體位喂養(yǎng),喂奶后豎抱拍嗝。
2. 喂養(yǎng)姿勢錯誤奶瓶角度過大或哺乳時壓迫鼻部會導致乳汁誤入鼻腔。家長需保持45度斜抱姿勢,奶瓶與面部呈90度角。
3. 賁門發(fā)育不全早產兒賁門肌力薄弱可能加重反流,常伴隨吐奶、體重增長緩慢??勺襻t(yī)囑使用多潘立酮混懸液、西甲硅油乳劑或鋁碳酸鎂顆粒改善胃腸動力。
4. 呼吸道感染鼻塞時用力吸吮可能導致乳汁逆流,多伴有咳嗽、發(fā)熱。需排查呼吸道合胞病毒或細菌感染,必要時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噴霧劑、干擾素α2b噴霧劑或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干混懸劑。
日常注意觀察是否伴隨嗆咳、呼吸困難等癥狀,每次喂奶后清潔鼻腔殘留奶液,若頻繁發(fā)作或影響呼吸需及時兒科就診。
四維彩超檢查時胎兒脊柱顯示不清可能與胎兒體位、孕周、羊水量、母體腹壁厚度等因素有關,可通過調整檢查時間、改變體位、復查彩超或結合磁共振檢查等方式進一步評估。
1、胎兒體位:胎兒背部朝向母體脊柱或處于蜷縮狀態(tài)時,脊柱可能被遮擋。建議孕婦活動后復查,或由醫(yī)生通過輕推腹部嘗試改變胎兒體位。
2、孕周因素:孕周過小可能導致脊柱結構發(fā)育未完全顯現,孕周過大則因胎兒活動空間受限影響觀察。建議在22-26周最佳檢查期復查,必要時延長檢查時間。
3、羊水量異常:羊水過少會降低超聲穿透性,過多則可能造成圖像散射。需結合B超評估羊水指數,羊水異常者需排查胎兒泌尿系統(tǒng)畸形或胎盤功能問題。
4、儀器分辨率:低分辨率設備或操作者經驗不足可能影響成像質量。建議選擇三級醫(yī)院或胎兒醫(yī)學中心進行針對性復查,必要時采用三維重建技術輔助診斷。
檢查前適當進食甜食刺激胎兒活動,穿著寬松衣物便于醫(yī)生操作,若多次檢查仍不理想可考慮胎兒脊柱磁共振檢查明確結構。
先天性心臟病多數可以通過手術或介入治療獲得良好效果,治療效果與缺損類型、嚴重程度、治療時機等因素有關。
1、簡單型先心?。?p>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等簡單畸形通過介入封堵或外科修補手術治愈率較高,術后心功能可接近正常。2、復雜型先心?。?p>法洛四聯癥、大動脈轉位等復雜畸形需分期手術矯正,部分患者術后可能殘留輕度心功能異常。3、姑息性治療:部分無法解剖根治的復雜先心病可采用Fontan類手術改善循環(huán),需終身隨訪心功能及并發(fā)癥。
4、綜合管理:合并肺動脈高壓者需藥物控制肺血管阻力,術后定期復查心臟超聲評估血流動力學狀態(tài)。
建議患者攜帶詳細病歷資料至心臟??圃u估,新生兒篩查發(fā)現的先心病應把握3-6個月最佳手術時機。
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PRP治療能促進軟骨修復、減輕炎癥反應、延緩病情進展、改善關節(jié)功能。
1、促進軟骨修復PRP富含生長因子,可刺激軟骨細胞增殖與基質合成,有助于修復受損關節(jié)軟骨。
2、減輕炎癥反應血小板釋放的抗炎因子能抑制關節(jié)滑膜炎癥,緩解疼痛腫脹等急性期癥狀。
3、延緩病情進展通過改善局部微環(huán)境,減少軟骨進一步退化,降低關節(jié)畸形等晚期并發(fā)癥概率。
4、改善關節(jié)功能治療后關節(jié)活動度與承重能力提升,日常生活質量顯著提高。
PRP治療需結合個體病情評估,術后配合康復訓練可增強療效,避免劇烈運動加重關節(jié)負擔。
五個月寶寶咳嗽可通過保持環(huán)境濕潤、調整喂養(yǎng)姿勢、拍背排痰、遵醫(yī)囑用藥等方式緩解??人钥赡苡珊粑栏腥?、過敏反應、胃食管反流、異物刺激等原因引起。
1、保持濕潤使用加濕器維持室內濕度,有助于稀釋呼吸道分泌物。避免冷空氣或煙霧刺激,家長需每日清潔加濕器水箱。
2、調整姿勢喂奶后豎抱拍嗝20分鐘,抬高床頭30度睡眠。家長需觀察是否因嗆奶引發(fā)咳嗽,少量多次喂養(yǎng)。
3、拍背排痰空心掌由下向上輕拍背部,每次2-3分鐘。家長需在寶寶清醒時操作,避開脊柱和腰部。
4、藥物干預細菌感染可遵醫(yī)囑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干混懸劑,過敏可選用氯雷他定糖漿,痰液黏稠時可用氨溴索口服溶液。
避免擅自使用鎮(zhèn)咳藥,如咳嗽持續(xù)超過3天或出現發(fā)熱、呼吸急促,家長需立即攜帶寶寶就醫(yī)檢查。
牙齒根分叉病變能否修復需根據病變程度決定,輕度可通過牙周治療控制,中重度可能需翻瓣手術、引導組織再生術或拔牙后種植修復。
1、牙周治療早期根分叉病變可通過齦下刮治、根面平整等基礎治療清除菌斑,配合氯己定含漱液、多西環(huán)素凝膠等局部用藥控制炎癥。
2、翻瓣手術二度病變需通過翻瓣術暴露根分叉區(qū),徹底清創(chuàng)后配合骨粉植入,可能與牙周袋過深、牙槽骨吸收有關,常伴隨牙齦出血、牙齒松動。
3、再生治療三度病變可采用引導組織再生術,植入生物膜促進牙周組織重建,多因長期牙周炎導致,可能出現牙根暴露、咀嚼疼痛等癥狀。
4、拔牙修復嚴重骨質破壞需拔除患牙,后期選擇種植牙或固定橋修復,通常與未及時治療有關,伴隨明顯牙齒移位、咬合紊亂。
日常使用牙線清潔分叉區(qū),定期進行專業(yè)牙周維護,避免吸煙及過硬食物刺激,發(fā)現牙齦腫脹及時就診。
早期腎結石的癥狀表現主要有腰部隱痛、排尿異常、胃腸道反應、血尿。
1、腰部隱痛:結石活動可能刺激腎盂或輸尿管,表現為單側腰部鈍痛或酸脹感,活動后可能加重,休息可緩解。
2、排尿異常:可能出現尿頻、尿急或排尿中斷,尤其結石移動至輸尿管下端時,可能伴隨尿道刺痛感。
3、胃腸道反應:部分患者會出現惡心嘔吐,因腎區(qū)神經與胃腸神經存在反射性關聯,易誤診為胃腸疾病。
4、血尿:結石摩擦尿路黏膜導致鏡下血尿或肉眼血尿,通常為間歇性出現,運動后可能加重。
建議每日飲水超過2000毫升,減少高草酸食物攝入,出現持續(xù)腰痛或血尿應及時進行泌尿系統(tǒng)超聲檢查。
膝蓋的腿窩疼可能由肌肉勞損、韌帶拉傷、骨關節(jié)炎、腘窩囊腫等原因引起,可通過休息理療、藥物治療、關節(jié)腔注射、手術切除等方式緩解。
1、肌肉勞損:長時間保持蹲姿或劇烈運動可能導致腘繩肌過度疲勞,表現為腿窩酸脹疼痛。建議減少爬樓梯動作,局部熱敷配合按摩緩解癥狀。
2、韌帶拉傷:運動時急轉急停易造成交叉韌帶或側副韌帶損傷,疼痛伴隨關節(jié)不穩(wěn)。急性期需冰敷制動,可遵醫(yī)囑使用洛索洛芬鈉貼劑、氟比洛芬凝膠貼膏等外用藥物。
3、骨關節(jié)炎:關節(jié)軟骨退化可能引發(fā)腘窩牽涉痛,晨起僵硬明顯。關節(jié)腔注射玻璃酸鈉可改善潤滑,口服塞來昔布膠囊、鹽酸氨基葡萄糖等藥物延緩病程。
4、腘窩囊腫:膝關節(jié)滑液囊向后突出形成貝克囊腫,可觸及彈性包塊伴壓痛。超聲引導下抽吸或關節(jié)鏡下滑膜切除能有效處理復發(fā)病例。
日常應避免長時間屈膝姿勢,肥胖者需控制體重減輕關節(jié)負荷,運動前做好充分熱身準備,疼痛持續(xù)加重需及時骨科就診。
宮頸炎和陰道炎是兩種常見的婦科炎癥,主要區(qū)別在于發(fā)病部位、病因及典型癥狀,宮頸炎多由病原體感染宮頸引起,陰道炎則因陰道微生態(tài)失衡導致。
1. 發(fā)病部位宮頸炎病變集中于宮頸管及周圍組織,陰道炎則發(fā)生于陰道黏膜及分泌物環(huán)境。
2. 病因差異宮頸炎多與淋球菌、衣原體等性傳播病原體相關,陰道炎常見誘因包括念珠菌感染、細菌性陰道病或滴蟲感染。
3. 典型癥狀宮頸炎主要表現為性交后出血、膿性分泌物,陰道炎以瘙癢、異味及豆渣樣/泡沫狀白帶為特征。
4. 檢查方式宮頸炎需通過宮頸分泌物培養(yǎng)或TCT檢測確診,陰道炎依據陰道pH值檢測及顯微鏡檢判斷。
日常需注意會陰清潔,避免過度沖洗,出現異常分泌物或不適建議盡早就醫(yī)明確診斷。
小孩感冒伴隨上吐下瀉可能由病毒感染、飲食不當、腹部受涼或細菌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過調整飲食、補液護理、對癥用藥及就醫(yī)評估等方式處理。
1. 病毒感染多數由輪狀病毒或諾如病毒引起,表現為嘔吐后腹瀉、低熱。家長需及時補充口服補液鹽防止脫水,可遵醫(yī)囑使用蒙脫石散、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消旋卡多曲等藥物。
2. 飲食不當生冷或油膩食物刺激胃腸黏膜。建議家長暫停奶制品和輔食,給予米湯、軟面條等易消化食物,少量多次喂養(yǎng)。
3. 腹部受涼寒冷導致腸蠕動加快。家長需用溫熱毛巾敷腹部,注意保暖,避免直接吹風。
4. 細菌感染可能伴隨黏液便或高熱,需就醫(yī)檢查血常規(guī)。若確診細菌性腸炎,醫(yī)生可能開具頭孢克肟顆粒、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益生菌等藥物。
患病期間記錄嘔吐腹瀉次數,觀察是否出現尿量減少或精神萎靡等脫水表現,必要時及時兒科就診。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