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表性肝癌是什么意思
雙表性肝癌是指肝細胞癌和膽管細胞癌兩種成分混合存在的原發(fā)性肝癌,屬于特殊病理亞型。雙表性肝癌可能由慢性肝病、基因突變、環(huán)境致癌物暴露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現(xiàn)為腹痛、黃疸、體重下降等癥狀,需通過病理活檢確診。
1、病理特征
雙表性肝癌在顯微鏡下可同時觀察到肝細胞癌和膽管細胞癌的典型特征。肝細胞癌成分表現(xiàn)為多邊形腫瘤細胞排列成梁索狀,膽管細胞癌成分則呈現(xiàn)腺管樣結構伴纖維間質增生。免疫組化檢測中,肝細胞癌成分表達HepPar-1和AFP,膽管細胞癌成分表達CK19和CK7。
2、發(fā)病機制
雙表性肝癌的發(fā)生可能與肝祖細胞雙向分化異常有關。慢性肝炎導致的反復肝損傷可激活肝祖細胞,在轉化生長因子-β和Wnt信號通路異常時,可能同時向肝細胞和膽管細胞方向惡性轉化。部分病例與HBV感染、肝硬化、黃曲霉毒素暴露等危險因素相關。
3、臨床表現(xiàn)
患者早期可能僅出現(xiàn)非特異性癥狀如乏力、食欲減退,隨著腫瘤進展可出現(xiàn)右上腹持續(xù)性鈍痛、進行性皮膚鞏膜黃染。膽管細胞癌占比高的病例更易早期出現(xiàn)膽道梗阻癥狀,肝細胞癌占比高者則常見甲胎蛋白顯著升高。
4、診斷方法
增強CT或MRI可顯示動脈期強化和延遲期洗脫的肝細胞癌特征,同時存在膽管擴張或包膜回縮等膽管癌征象。確診需依賴穿刺活檢病理檢查,超聲引導下多點取材可提高診斷準確率,必要時需結合免疫組化輔助鑒別。
5、治療原則
手術切除是首選治療方案,需保證切緣陰性。對于不可切除病例,可考慮肝動脈化療栓塞聯(lián)合吉西他濱順鉑方案化療。靶向治療可選擇索拉非尼或侖伐替尼,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對部分患者有效。治療方案需根據兩種成分的比例個體化制定。
雙表性肝癌患者術后應定期監(jiān)測甲胎蛋白和CA19-9水平,每3個月進行影像學復查。飲食需保證優(yōu)質蛋白攝入但限制紅肉,避免酒精和高脂飲食。適當進行有氧運動維持肝功能,出現(xiàn)不明原因體重下降或腹痛加重應及時復查。治療期間需注意保肝藥物如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復方甘草酸苷片的使用,但須嚴格遵醫(yī)囑調整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