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博禾知道
18人閱讀
巨細胞病毒感染的母親在醫(yī)生評估后多數(shù)可以哺乳,主要影響因素有母親病毒載量、嬰兒免疫功能、乳汁病毒檢測結果、是否采取母乳消毒措施。
母親血液中病毒載量較低時,經(jīng)乳汁傳播風險較小,建議定期監(jiān)測病毒復制水平,必要時可暫停哺乳。
足月健康嬰兒具有免疫力,感染后多無癥狀;早產(chǎn)兒或免疫缺陷嬰兒需謹慎,家長需咨詢醫(yī)生選擇配方奶替代。
通過PCR檢測乳汁中病毒DNA載量,若結果為陰性或低載量,家長可在醫(yī)生指導下繼續(xù)母乳喂養(yǎng)。
巴氏消毒或冷凍處理可降低乳汁傳染性,家長需嚴格操作消毒流程,確保喂養(yǎng)安全性。
哺乳期間母親應補充優(yōu)質蛋白和維生素,定期復查病毒載量,出現(xiàn)乳頭皸裂時暫?;紓炔溉?。
乙肝病毒攜帶者通過性傳播的概率相對較高,傳播風險主要與病毒載量、黏膜破損、無保護性行為、合并其他感染等因素有關。
血液中乙肝病毒DNA水平越高,傳染性越強。高病毒載量攜帶者需定期監(jiān)測肝功能,可遵醫(yī)囑使用恩替卡韋、替諾福韋、丙酚替諾福韋等抗病毒藥物控制復制。
性行為過程中生殖器黏膜出現(xiàn)微小裂傷會顯著增加感染風險。建議使用避孕套等屏障保護措施,避免高危性行為。
未采取安全套等防護的性接觸傳播概率明顯升高。固定性伴侶雙方應進行乙肝五項檢測,陰性者建議接種疫苗。
同時患有艾滋病、尖銳濕疣等性傳播疾病會破壞黏膜屏障功能。需積極治療合并癥,定期復查乙肝病毒標志物。
建議攜帶者性伴侶接種乙肝疫苗,日常避免共用剃須刀等可能接觸血液的物品,保持規(guī)律作息增強免疫力。
乙肝免疫球蛋白一般在暴露后24小時內注射效果最佳,實際接種時間受到暴露類型、接種者免疫狀態(tài)、病毒載量、接種后監(jiān)測等因素影響。
被乙肝病毒污染的針具刺傷或黏膜接觸血液后需立即接種,性接觸暴露建議72小時內完成注射。
未接種過乙肝疫苗或抗體水平不足者需優(yōu)先接種,已完成疫苗接種但抗體滴度低于10mIU/ml者需加強注射。
暴露源為高病毒載量攜帶者時需盡早接種,暴露源病毒載量低于檢測下限時可適當延長接種窗口期。
注射后需定期檢測表面抗體水平,職業(yè)暴露者需完成0-1-6個月全程疫苗接種并追蹤肝功能。
建議高風險人群提前接種乙肝疫苗建立主動免疫,暴露后除注射免疫球蛋白外應避免血液接觸并做好傷口消毒。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