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博禾知道
41人閱讀
兒童陰莖腫塊可能由包皮垢堆積、包皮龜頭炎、尿道囊腫或隱匿性陰莖等原因引起,可通過局部清潔、抗感染治療、手術引流或矯正手術等方式處理。
1. 包皮垢堆積家長需幫助孩子每日溫水清洗包皮內板,輕柔推開包皮清除白色分泌物。若合并紅腫可使用紅霉素軟膏,避免強行分離粘連。
2. 包皮龜頭炎可能與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或尿布刺激有關,表現(xiàn)為紅腫疼痛伴分泌物。家長需用高錳酸鉀溶液浸泡,遵醫(yī)囑使用莫匹羅星軟膏或頭孢克洛干混懸劑。
3. 尿道囊腫因尿道旁腺阻塞導致囊性腫物,觸診有波動感。需泌尿外科超聲確診,較小囊腫可觀察,較大者需行囊腫切除術。
4. 隱匿性陰莖肥胖或發(fā)育異常導致陰莖體埋藏,外觀呈腫塊樣凸起。需測量牽拉長度評估,重度者需行陰莖成形術矯正。
日常應選擇透氣棉質內褲,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劑。若腫塊持續(xù)增大、破潰滲液或伴隨排尿困難,須立即就診小兒泌尿外科。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