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黑色是怎么回事
血液顏色呈黑色,實(shí)際上就是指血液顏色比較深,呈現(xiàn)一種暗紅色。顏色比較深有比較多的原因,最常見的就是早起,空腹抽血的時候,由于長時間的禁食、禁水,血液發(fā)生了濃縮,血液的黏稠度增高,這樣看到早上起,抽血的時候可以看到血液的顏色是非常深的一種顏色,血液濃縮造成的一種表現(xiàn)。還有一種就是長期缺氧造成的血液顏色比較深,呈暗紅色,這樣的情況也是非常常見的。這樣的情況最多見的就是慢性缺氧的病人,比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支氣管哮喘,以及肺心病的、呼吸道疾病的、慢性疾病的病人,由于長期缺氧,包括了組織缺氧,就會使紅細(xì)胞攜帶有氧的血紅蛋白濃度明顯下降,這樣就會出現(xiàn)血液的顏色呈暗紅色。如果通過改善,通過吸氧改善缺氧的狀態(tài),血的顏色也會逐漸的恢復(fù)成比較鮮紅的顏色。如果血液經(jīng)常是暗紅色、深色的表現(xiàn),建議病人平時要多喝一些水,盡量減少發(fā)生血濃縮的狀態(tài),盡量到戶外呼吸一些新鮮的空氣,幫助血紅蛋白增加血氧的可能。如果是病人,尤其是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病人,就適當(dāng)?shù)耐ㄟ^氧療來改善缺氧的狀態(tài)。
語音時長 02:10
63126次收聽
202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