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缺鐵性貧血的危害主要有生長發(fā)育遲緩、免疫功能下降、認知功能受損、情緒行為異常、心血管系統負擔加重等。長期缺鐵可能導致不可逆的器官損傷。
鐵是合成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的關鍵原料,缺鐵會導致組織供氧不足,影響細胞分裂和蛋白質合成。嬰幼兒期缺鐵會使體重增長緩慢,身高低于同齡標準,嚴重時可能造成追趕性生長困難。典型表現為食欲減退、皮膚蒼白、指甲脆薄易裂。
鐵參與淋巴細胞分化和抗體產生,缺鐵性貧血患兒常反復發(fā)生呼吸道感染、腹瀉等疾病。實驗室檢查可見T淋巴細胞亞群比例異常,中性粒細胞殺菌能力減弱。感染又進一步加重鐵消耗,形成惡性循環(huán)。
鐵對神經髓鞘形成和神經遞質合成至關重要。缺鐵可導致多巴胺受體表達異常,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能力下降、記憶力減退。嬰兒期嚴重缺鐵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智力損害,影響語言發(fā)育和運動協調性。
缺鐵影響腦內5-羥色胺代謝,患兒易出現煩躁不安、異食癖等異常行為。學齡兒童可能表現為多動、攻擊性行為或社交障礙。部分患兒會啃咬冰塊、泥土等非食物物質,這種異食癖可能加重腸道寄生蟲感染風險。
為代償組織缺氧,心臟會代償性加快收縮,長期可導致心臟擴大和心功能不全。重度貧血患兒活動后可能出現氣促、心悸,聽診可聞及收縮期雜音。極端情況下可能引發(fā)貧血性心臟病,需要輸血治療。
家長應定期監(jiān)測嬰幼兒血常規(guī)指標,6月齡后及時添加強化鐵米粉、紅肉等輔食。哺乳期母親需保證自身鐵攝入,早產兒建議在醫(yī)生指導下預防性補充鐵劑。發(fā)現寶寶出現嗜睡、面色蒼白、食欲下降等癥狀時,應及時就醫(yī)檢查血清鐵蛋白和轉鐵蛋白飽和度,避免長期缺鐵造成不可逆損害。日??纱钆渚S生素C豐富的水果促進鐵吸收,但牛奶、濃茶等會抑制鐵吸收的食物需間隔2小時食用。
112次瀏覽 2025-10-27
86次瀏覽 2025-10-27
63次瀏覽 2025-10-27
170次瀏覽 2025-10-27
71次瀏覽 2025-10-27
676次瀏覽 2024-01-05
55次瀏覽 2025-10-27
107次瀏覽 2025-10-27
101次瀏覽 2025-10-27
80次瀏覽 2025-10-27
65次瀏覽 2025-10-27
310次瀏覽 2025-10-27
78次瀏覽 2025-10-27
401次瀏覽 2024-09-25
45次瀏覽 2025-10-27
83次瀏覽 2025-10-27
88次瀏覽 2025-10-27
78次瀏覽 2025-10-27
79次瀏覽 2025-10-27
44次瀏覽 2025-10-27
68次瀏覽 2025-10-27
89次瀏覽 2025-10-27
363次瀏覽
681次瀏覽
655次瀏覽
618次瀏覽
763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