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關節(jié)炎無法徹底治愈,但可通過規(guī)范治療有效控制癥狀并延緩病情進展。主要治療方式有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生活方式調整、手術治療及中醫(yī)調理。
非甾體抗炎藥如塞來昔布膠囊、雙氯芬酸鈉緩釋片可緩解疼痛和炎癥;氨基葡萄糖膠囊有助于修復軟骨;關節(jié)腔注射玻璃酸鈉能改善潤滑功能。需嚴格遵醫(yī)囑使用,避免長期依賴止痛藥物。
超短波、紅外線等理療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水中運動能減輕關節(jié)負荷;矯形支具可糾正力線異常。需在康復師指導下制定個性化方案,每周堅持3-5次。
控制體重減輕關節(jié)壓力,BMI建議維持在18.5-23.9;選擇游泳、騎自行車等低沖擊運動;避免爬樓梯、蹲跪等動作。每日補充牛奶、深海魚等富含鈣和歐米伽3的食物。
關節(jié)鏡清理術適用于早期軟骨損傷患者;終末期病變需行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術后需配合康復訓練,膝關節(jié)置換后6周內需使用助行器。
針灸取穴以犢鼻、陽陵泉為主;艾灸適用于寒濕型關節(jié)炎;中藥熏洗可選用獨活寄生湯加減。需由專業(yè)中醫(yī)師辨證施治,避免自行濫用偏方。
骨關節(jié)炎患者應建立長期管理意識,定期復查X線評估病情進展。冬季注意關節(jié)保暖,使用護膝等防護用具。飲食上增加西藍花、堅果等抗氧化食物攝入,限制高嘌呤飲食。運動前后充分熱身,選擇塑膠跑道等緩沖性好的場地。出現(xiàn)關節(jié)紅腫熱痛加重時及時就醫(yī),避免自行調整用藥方案。保持樂觀心態(tài),通過八段錦等柔緩運動維持關節(jié)活動度。
317次瀏覽 2025-09-20
3817次瀏覽 2025-09-20
282次瀏覽 2025-09-20
106次瀏覽 2025-09-20
161次瀏覽 2025-09-20
151次瀏覽 2025-09-20
177次瀏覽 2025-09-20
115次瀏覽 2025-09-20
661次瀏覽 2025-09-20
370次瀏覽 2024-09-25
0次瀏覽 2025-09-20
389次瀏覽 2025-09-20
0次瀏覽 2025-09-20
577次瀏覽 2025-09-20
216次瀏覽 2025-09-20
174次瀏覽 2025-03-21
329次瀏覽 2025-09-20
118次瀏覽 2025-09-20
365次瀏覽 2025-09-20
205次瀏覽 2025-09-20
124次瀏覽 2025-09-20
602次瀏覽 2025-09-20
168次瀏覽
291次瀏覽
245次瀏覽
306次瀏覽
282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