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扭傷可通過臥床休息、冷敷熱敷、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治療。腰椎扭傷通常由外力損傷、姿勢不當、肌肉勞損、椎間盤突出、骨質(zhì)疏松等原因引起。
腰椎扭傷后需要立即停止活動,選擇硬板床平臥休息,避免腰部受力。休息時可在膝蓋下方墊軟枕,保持腰椎自然曲度。急性期需嚴格臥床1-3天,癥狀緩解后逐漸恢復日常活動。長期臥床可能導致肌肉萎縮,建議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康復訓練。
急性期48小時內(nèi)使用冰袋冷敷患處,每次15-20分鐘,間隔2小時重復,有助于消腫止痛。48小時后改為熱敷,可用熱水袋或熱毛巾,溫度不超過40℃,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冷熱交替敷法可緩解肌肉痙攣,但皮膚感覺異常者慎用。
疼痛明顯時可遵醫(yī)囑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雙氯芬酸鈉腸溶片、塞來昔布膠囊等非甾體抗炎藥。肌肉痙攣者可配合鹽酸乙哌立松片緩解癥狀。外用藥物如氟比洛芬凝膠貼膏、吲哚美辛巴布膏等可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藥物使用需嚴格遵循醫(yī)囑,避免胃腸道不良反應。
急性期過后可采用超短波、紅外線等理療方式,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牽引治療適用于伴有神經(jīng)壓迫癥狀者,需在專業(yè)機構(gòu)進行。中醫(yī)推拿可松解肌肉粘連,但急性期禁止暴力手法。康復期建議進行核心肌群訓練,如橋式運動、平板支撐等增強腰椎穩(wěn)定性。
保守治療無效的嚴重病例可能需要手術干預,如椎間盤切除術、椎體融合術等。手術適應證包括持續(xù)神經(jīng)壓迫、馬尾綜合征或進行性肌力下降。微創(chuàng)手術如椎間孔鏡技術創(chuàng)傷較小,術后需配合康復訓練恢復功能。手術治療存在感染、神經(jīng)損傷等風險,需嚴格評估適應癥。
腰椎扭傷恢復期間應避免提重物、久坐久站等加重腰部負荷的行為,睡眠時選擇中等硬度床墊。日??膳宕餮鼑峁┲危L期使用可能導致肌肉依賴。飲食注意補充鈣質(zhì)和維生素D,適度進行游泳、慢跑等低沖擊運動。如出現(xiàn)下肢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礙等警示癥狀需立即就醫(yī)。康復過程需循序漸進,不可過早恢復劇烈運動。
0次瀏覽 2025-09-06
0次瀏覽 2025-09-06
0次瀏覽 2025-09-06
0次瀏覽 2025-09-06
0次瀏覽 2025-09-06
0次瀏覽 2025-09-06
0次瀏覽 2025-09-06
0次瀏覽 2025-09-06
0次瀏覽 2025-09-06
0次瀏覽 2025-09-06
0次瀏覽 2025-09-06
0次瀏覽 2025-09-06
59次瀏覽 2025-07-15
0次瀏覽 2025-09-06
0次瀏覽 2025-09-06
0次瀏覽 2025-09-06
0次瀏覽 2025-09-06
1次瀏覽 2025-09-06
0次瀏覽 2025-09-06
0次瀏覽 2025-09-06
0次瀏覽 2025-09-06
874次瀏覽 2023-09-06
5034次瀏覽
5088次瀏覽
4846次瀏覽
4794次瀏覽
4985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