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疼可以掛骨科、泌尿外科、腎內科、疼痛科或風濕免疫科。腰疼可能與腰椎間盤突出、泌尿系統(tǒng)結石、腎炎、腰肌勞損或強直性脊柱炎等因素有關。
骨科主要處理骨骼、關節(jié)及肌肉相關疾病。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腰椎滑脫等脊柱病變常表現(xiàn)為腰疼,可能伴隨下肢麻木或放射痛。醫(yī)生可能建議進行X光、CT或核磁共振檢查,確診后可采取物理治療、藥物治療或手術干預。常用藥物包括塞來昔布膠囊、雙氯芬酸鈉緩釋片、甲鈷胺片等。
泌尿外科負責診治泌尿系統(tǒng)疾病。腎結石、輸尿管結石等可能引起腰部絞痛,疼痛常向會陰部放射,可能伴有血尿或排尿困難。醫(yī)生可能通過尿常規(guī)、B超或CT檢查明確診斷,治療方式包括藥物排石、體外沖擊波碎石或手術取石。常用藥物有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消旋山莨菪堿片、排石顆粒等。
腎內科主要治療腎臟實質性疾病。腎炎、腎盂腎炎等可能導致腰部鈍痛,可能伴隨發(fā)熱、水腫或尿量改變。醫(yī)生可能建議尿常規(guī)、腎功能檢查或腎臟B超,治療需根據(jù)病因選擇抗生素、免疫抑制劑等。常用藥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呋塞米片、醋酸潑尼松片等。
疼痛科專注于慢性疼痛管理。腰肌勞損、纖維肌痛等非特異性腰疼可通過神經(jīng)阻滯、射頻消融等介入治療緩解癥狀。醫(yī)生可能建議進行肌電圖或超聲檢查,治療方式包括藥物鎮(zhèn)痛、物理治療或微創(chuàng)手術。常用藥物有鹽酸曲馬多緩釋片、加巴噴丁膠囊、氟比洛芬凝膠貼膏等。
風濕免疫科診治自身免疫性疾病。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關節(jié)炎等可能引起晨僵、腰骶部疼痛,活動后減輕。醫(yī)生可能通過HLA-B27基因檢測、骶髂關節(jié)影像學檢查確診,治療包括非甾體抗炎藥、生物制劑等。常用藥物有美洛昔康片、柳氮磺吡啶腸溶片、阿達木單抗注射液等。
出現(xiàn)腰疼時應注意休息,避免久坐久站或提重物,可嘗試熱敷緩解肌肉緊張。建議選擇硬板床睡眠,保持正確坐姿和站姿。急性疼痛期可短期使用護腰支撐,但長期佩戴可能導致肌肉萎縮。若疼痛持續(xù)超過一周、夜間加重或伴隨發(fā)熱、下肢無力等癥狀,應及時就醫(yī)完善檢查。日常可進行游泳、小燕飛等低強度運動增強腰背肌力量,但需避免劇烈扭轉動作。
150次瀏覽 2025-10-24
97次瀏覽 2025-10-24
50次瀏覽 2025-10-24
412次瀏覽 2025-10-24
92次瀏覽 2025-07-15
105次瀏覽 2025-10-24
87次瀏覽 2025-10-24
122次瀏覽 2025-10-24
57次瀏覽 2025-10-24
125次瀏覽 2025-10-24
469次瀏覽 2025-10-24
125次瀏覽 2025-10-24
149次瀏覽 2025-10-24
153次瀏覽 2025-10-24
96次瀏覽 2025-10-24
571次瀏覽 2025-10-24
163次瀏覽 2025-10-24
370次瀏覽 2024-09-25
77次瀏覽 2025-10-24
95次瀏覽 2025-10-24
84次瀏覽 2025-10-24
425次瀏覽 2025-10-24
392次瀏覽
583次瀏覽
650次瀏覽
710次瀏覽
663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