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臟病通常可以治療,但難以完全治愈。治療目標(biāo)主要是控制癥狀、延緩疾病進展和提高生活質(zhì)量。治療方法主要有氧療、藥物治療、手術(shù)治療等。
氧療是肺源性心臟病的基礎(chǔ)治療手段,適用于存在低氧血癥的患者,可改善缺氧癥狀并減輕心臟負擔(dān)。長期家庭氧療需每日使用15小時以上,氧流量控制在1-2升/分鐘。藥物治療包括利尿劑如呋塞米片、血管擴張劑如硝酸異山梨酯片、強心劑如地高辛片等,用于減輕心臟負荷、改善心功能。對于嚴重肺動脈高壓患者,可能需要使用靶向藥物如波生坦片。手術(shù)治療主要針對終末期患者,包括房間隔造口術(shù)、肺移植等??祻?fù)治療包含呼吸訓(xùn)練、運動訓(xùn)練等,可增強呼吸肌力量,改善運動耐力。
急性加重期需要住院治療,包括抗感染、糾正酸堿失衡等措施。穩(wěn)定期管理強調(diào)戒煙、避免受涼、預(yù)防呼吸道感染。合并癥如心律失常、腎功能不全等需要同步處理。營養(yǎng)支持應(yīng)保證足夠熱量攝入,限制鈉鹽和水分。心理干預(yù)有助于緩解焦慮抑郁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
肺源性心臟病患者需建立長期隨訪計劃,定期復(fù)查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等檢查。保持居住環(huán)境空氣流通,避免接觸粉塵和刺激性氣體。根據(jù)心肺功能狀況進行適度運動,如散步、太極拳等低強度活動。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限制每日液體攝入量。注意觀察下肢水腫、呼吸困難等癥狀變化,出現(xiàn)異常及時就醫(yī)。嚴格遵醫(yī)囑用藥,不得自行調(diào)整藥物劑量或停藥。冬季注意保暖,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預(yù)防呼吸道感染。
234次瀏覽 2025-10-09
114次瀏覽 2025-10-09
182次瀏覽 2025-10-09
108次瀏覽 2025-10-09
5377次瀏覽 2025-10-09
138次瀏覽 2025-10-09
55次瀏覽 2025-10-09
186次瀏覽 2025-10-09
95次瀏覽 2025-10-09
94次瀏覽 2025-10-09
620次瀏覽 2025-10-09
365次瀏覽 2025-10-09
304次瀏覽 2025-10-09
248次瀏覽 2025-10-09
190次瀏覽 2025-10-09
273次瀏覽 2025-10-09
514次瀏覽 2025-10-09
937次瀏覽 2025-10-09
185次瀏覽 2025-10-09
743次瀏覽 2023-08-28
59次瀏覽 2025-07-15
94次瀏覽 2025-10-09
487次瀏覽
185次瀏覽
269次瀏覽
208次瀏覽
271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