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腺癌化療是指通過化學藥物抑制或殺滅肺腺癌細胞的治療方法,主要用于中晚期患者或術后輔助治療?;熕幬锿ㄟ^干擾癌細胞DNA合成、阻斷細胞分裂等機制發(fā)揮作用,常用方案包括含鉑雙藥聯(lián)合化療、單藥維持治療等。
肺腺癌化療的核心目標是控制腫瘤進展,延長患者生存期。對于局部晚期患者,新輔助化療可縮小腫瘤體積;術后輔助化療能清除潛在微轉移灶;晚期患者通過姑息性化療緩解咳嗽、胸痛等癥狀。部分敏感患者可實現腫瘤部分或完全緩解。
培美曲塞二鈉注射液聯(lián)合順鉑是肺腺癌一線化療方案,適用于非鱗狀細胞癌;紫杉醇注射液與卡鉑組合對多種病理類型有效;吉西他濱注射液多用于鱗癌患者;長春瑞濱軟膠囊可作為二線選擇。靶向治療耐藥后也可能重新啟用化療方案。
標準化療周期為21-28天,包含1-3天給藥期和休養(yǎng)期。通常進行4-6個周期評估療效,有效者可繼續(xù)維持治療。劑量密集方案可能縮短間隔至14天,但需密切監(jiān)測骨髓抑制等不良反應。
化療常見消化道反應包括惡心嘔吐(可用阿瑞匹坦膠囊預防)、腹瀉(蒙脫石散對癥處理);骨髓抑制表現為白細胞減少(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升白)、貧血;紫杉醇類易致周圍神經病變,可配合甲鈷胺片營養(yǎng)神經。
每2-3個周期需通過CT檢查測量靶病灶變化,參照RECIST標準分為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疾病穩(wěn)定和進展。血清腫瘤標志物如CEA動態(tài)監(jiān)測有助于早期判斷療效。出現不可耐受毒性或明確進展時需調整方案。
肺腺癌化療期間需保證每日優(yōu)質蛋白攝入,如雞蛋羹、清蒸魚等易消化食物;治療前后24小時避免劇烈運動但可適度散步;定期復查血常規(guī)和肝腎功能。出現持續(xù)發(fā)熱或嚴重黏膜炎應及時就醫(yī)。建議患者記錄不良反應發(fā)生時間與程度,便于醫(yī)生調整用藥方案。
264次瀏覽 2025-11-05
715次瀏覽 2024-01-05
912次瀏覽 2023-09-06
102次瀏覽 2025-11-05
89次瀏覽 2025-11-05
343次瀏覽 2025-11-05
252次瀏覽 2025-11-05
0次瀏覽 2025-11-05
79次瀏覽 2025-11-05
95次瀏覽 2025-11-05
0次瀏覽 2025-11-05
0次瀏覽 2025-11-05
0次瀏覽 2025-11-05
105次瀏覽 2025-11-05
734次瀏覽 2025-11-05
118次瀏覽 2025-11-05
60次瀏覽 2025-11-05
223次瀏覽 2025-11-05
202次瀏覽 2025-11-05
65次瀏覽 2025-11-05
493次瀏覽 2025-11-05
0次瀏覽 2025-11-05
840次瀏覽
847次瀏覽
583次瀏覽
587次瀏覽
546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