漿細胞白血病是一種罕見的惡性血液病,屬于白血病特殊亞型,其特征為外周血或骨髓中漿細胞異常增殖超過20%。該病可分為原發(fā)性與繼發(fā)性兩類,前者獨立發(fā)病,后者多由多發(fā)性骨髓瘤轉化而來。
漿細胞白血病是漿細胞惡性克隆性疾病,診斷標準包括外周血漿細胞比例超過20%或絕對值超過2×10?/L。漿細胞作為B淋巴細胞終末分化階段,正常情況下負責抗體分泌,惡變后會浸潤骨髓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
原發(fā)性漿細胞白血病占60%-70%,起病急驟且無前期血液病史;繼發(fā)性漿細胞白血病常見于多發(fā)性骨髓瘤晚期,由化療耐藥或疾病進展導致。二者在細胞遺傳學改變、治療反應及預后方面存在顯著差異。
患者常見貧血導致的乏力蒼白、血小板減少引發(fā)的出血傾向、骨質破壞引起的骨痛。由于異常漿細胞分泌單克隆免疫球蛋白,可能伴隨高鈣血癥、腎功能損害及反復感染等副蛋白血癥表現(xiàn)。
需結合外周血涂片、骨髓活檢、流式細胞術檢測CD38/CD138陽性細胞,輔以血清蛋白電泳、影像學檢查。細胞遺傳學檢測可發(fā)現(xiàn)del17p、t(11;14)等高危異常,這些指標與疾病預后密切相關。
首選含蛋白酶體抑制劑(如硼替佐米注射劑)或免疫調節(jié)劑(如來那度胺膠囊)的聯(lián)合化療,年輕患者可考慮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新型CD38單抗(達雷妥尤單抗注射液)對復發(fā)難治病例顯示一定療效,治療期間需密切監(jiān)測心腎功能。
患者應保持高蛋白、易消化飲食,避免劇烈活動以防病理性骨折。治療期間需定期檢測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注意口腔及會陰部清潔以預防感染。出現(xiàn)持續(xù)發(fā)熱、骨痛加重或意識改變時須立即就醫(yī)。目前該病整體預后較差,5年生存率不足30%,但個體差異較大,規(guī)范治療可顯著延長生存期。
989次瀏覽 2025-10-04
370次瀏覽 2024-09-25
493次瀏覽 2025-10-04
128次瀏覽 2025-10-04
148次瀏覽 2025-10-04
576次瀏覽 2025-10-04
221次瀏覽 2025-10-04
316次瀏覽 2025-10-04
155次瀏覽 2025-10-04
333次瀏覽 2025-10-04
127次瀏覽 2025-10-04
184次瀏覽 2025-10-04
155次瀏覽 2025-10-04
59次瀏覽 2025-07-15
265次瀏覽 2025-10-04
129次瀏覽 2025-10-04
133次瀏覽 2025-10-04
111次瀏覽 2025-10-04
188次瀏覽 2025-10-04
159次瀏覽 2025-10-04
232次瀏覽 2025-10-04
271次瀏覽 2025-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