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的變化可以反映多種健康問題,常見異常表現(xiàn)主要有甲板增厚、點狀凹陷、匙狀甲、縱向黑線、甲剝離等。這些變化可能與真菌感染、銀屑病、貧血、黑色素瘤、甲狀腺疾病等因素有關(guān)。
甲板異常增厚常見于真菌性甲癬,多伴隨甲質(zhì)脆裂、甲下碎屑堆積。糖尿病患者因微循環(huán)障礙更易繼發(fā)甲癬。確診需刮取甲屑進行真菌鏡檢,可外用聯(lián)苯芐唑乳膏或口服特比萘芬片,嚴重者需激光治療。長期接觸化學洗滌劑也可能導致非病理性增厚。
甲面出現(xiàn)頂針樣小凹坑是銀屑病性甲病的典型表現(xiàn),約半數(shù)銀屑病患者會出現(xiàn)。凹陷處甲母質(zhì)細胞角化異常導致,常合并甲床油滴樣改變。需與斑禿引起的甲凹陷鑒別,后者凹陷更規(guī)則。局部可涂抹卡泊三醇軟膏,嚴重時需注射得寶松。
甲板中央凹陷呈勺狀多提示缺鐵性貧血,因甲床供氧不足導致角蛋白合成異常。需檢測血清鐵蛋白,輕度貧血可服用琥珀酸亞鐵片配合維生素C,重度需靜脈補鐵。長期接觸石油溶劑或先天性角化不良也會引起類似改變。
甲母質(zhì)黑色素細胞活躍會產(chǎn)生縱向色素帶,亞洲人多屬良性。但若黑線寬度超過3毫米、邊界模糊或累及甲皺襞,需警惕甲母質(zhì)痣惡變。皮膚鏡和甲活檢可確診,早期黑色素瘤需擴大切除。某些抗瘧藥也會引起藥物性色素沉著。
甲板從甲床分離可能由甲狀腺功能亢進引起,甲狀腺激素加速甲生長導致結(jié)合不牢?;颊叱0槭侄?、心悸,需檢查甲狀腺功能。其他原因包括銀屑病、外傷或長期美甲。治療原發(fā)病同時,可短期使用氰基丙烯酸酯醫(yī)用膠加固甲板。
日常應(yīng)避免過度修甲或使用劣質(zhì)指甲油,接觸化學物品時戴防護手套。每月在自然光下觀察指甲顏色和形態(tài)變化,發(fā)現(xiàn)異常持續(xù)2個月以上應(yīng)及時就診皮膚科。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貧血患者應(yīng)增加紅肉、動物肝臟攝入,銀屑病患者要避免搔抓甲周皮膚。
133次瀏覽 2025-10-04
271次瀏覽 2025-10-04
155次瀏覽 2025-10-04
128次瀏覽 2025-10-04
184次瀏覽 2025-10-04
265次瀏覽 2025-10-04
221次瀏覽 2025-10-04
188次瀏覽 2025-10-04
576次瀏覽 2025-10-04
333次瀏覽 2025-10-04
111次瀏覽 2025-10-04
127次瀏覽 2025-10-04
129次瀏覽 2025-10-04
316次瀏覽 2025-10-04
59次瀏覽 2025-07-15
148次瀏覽 2025-10-04
159次瀏覽 2025-10-04
989次瀏覽 2025-10-04
370次瀏覽 2024-09-25
155次瀏覽 2025-10-04
232次瀏覽 2025-10-04
493次瀏覽 2025-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