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牙和植牙通常是指同一種牙齒修復方式,即種植牙,但部分情況下植牙可能被誤解為傳統義齒修復。種植牙是通過手術將人工牙根植入牙槽骨,再安裝牙冠的修復方式;而傳統義齒修復包括活動假牙或固定橋修復,無需植入人工牙根。
種植牙的核心是在缺失牙的牙槽骨內植入鈦合金人工牙根,待其與骨組織融合后,再連接基臺和牙冠,實現接近天然牙的功能與外觀。傳統義齒修復中的活動假牙依靠卡環(huán)固定在鄰牙或黏膜上,固定橋則需磨削鄰牙作為支撐,兩者均依賴現有牙齒結構,可能對健康鄰牙造成負擔。
種植牙要求患者牙槽骨量充足,無嚴重全身性疾病如未控制的糖尿病。骨量不足者可能需先進行骨增量手術。傳統義齒對骨量要求較低,但活動假牙可能不適合牙槽嵴嚴重吸收者,固定橋則要求鄰牙健康且能承受咬合力。
種植牙需經歷植入手術、3-6個月骨結合期及最終修復階段,全程可能耗時半年以上。傳統固定橋修復可在1-2周內完成,活動假牙通常需3-5次就診,但初次佩戴后常需多次調整以適應口腔形態(tài)。
種植牙的咀嚼效率可達天然牙的90%以上,且能防止牙槽骨萎縮?;顒蛹傺谰捉佬始s為天然牙的30%-50%,可能影響發(fā)音和味覺;固定橋雖穩(wěn)定性較好,但長期可能因應力集中導致基牙損傷。
種植牙需像天然牙一樣每日清潔,并定期專業(yè)維護以預防種植體周圍炎?;顒蛹傺佬杳咳杖〕銮鍧?,夜間浸泡,且每3-5年需更換。固定橋需使用牙線清潔橋體下方,鄰牙齲壞風險較高。
無論選擇何種修復方式,建議術前進行全面的口腔檢查和影像評估,由專業(yè)醫(yī)師根據缺牙位置、骨條件及全身狀況制定方案。術后需嚴格遵循口腔衛(wèi)生指導,種植牙患者應避免吸煙,定期復查種植體穩(wěn)定性。日常飲食注意避免過硬食物,使用含氟牙膏維護基牙健康,活動假牙佩戴者需定期檢查口腔黏膜狀況。
179次瀏覽
0次瀏覽
0次瀏覽
0次瀏覽
0次瀏覽
0次瀏覽
0次瀏覽
0次瀏覽
0次瀏覽
0次瀏覽
116次瀏覽
0次瀏覽
0次瀏覽
0次瀏覽
0次瀏覽
0次瀏覽
0次瀏覽
0次瀏覽
0次瀏覽
0次瀏覽
0次瀏覽
0次瀏覽
4303次瀏覽
4152次瀏覽
4331次瀏覽
4335次瀏覽
4301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