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是威脅兒童健康成長的一大殺手,所以我們的家長應該時刻警惕,像手足口病這類疾病的發(fā)生,此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皰疹或破潰后形成潰瘍為主要臨床特征。類似于中醫(yī)的“口角瘡”,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手足口病中醫(yī)研究概況。
手足口病中醫(yī)病證特點:
可以概括為“熱”、“癱”、 “癇”,其中“熱”表現(xiàn)為多有高熱,但熱勢不揚,持續(xù)時間不長,全身癥狀不重,多有便秘,舌質(zhì)紅或暗紅,苔白或黃,苔膩多見;“癱”指急驟發(fā)作的肌肉無力,肌張力下降,腱反射減弱,肌肉痿軟,但恢復迅速,后遺癥少見?!鞍B”主要指易驚,肌肉陣發(fā)性抽動,以嘴角四肢為主,但全身性抽搐或角弓反張少見,熱入心包或熱陷厥陰等閉證少見,營血血分證候少見。
手足口病中醫(yī)辯證治療:
1、普通型(心脾積熱):發(fā)熱,無汗,手足口出現(xiàn)皰疹,其中口舌皰疹色紅,疼痛劇烈,患兒流涎較多,納差,不能進食,大便秘結,舌質(zhì)紅,苔黃膩。
中醫(yī)治法:清熱解毒化濕。
方藥:大黃黃連瀉心湯加減。
藥物:大黃3克,黃芩6克,等古方化濕散。
2、普通型(濕熱交阻):發(fā)熱,無汗,手足口出現(xiàn)皰疹,口舌皰疹色暗紅,疼痛不劇,腹脹,納差,大便正?;蛏凿?,舌暗紅,苔白膩或稍黃膩。
中醫(yī)治法:辛開苦降,清熱化濕解毒。
方藥:甘草瀉心湯加減。
藥物:生甘草10克,半夏6克,黃芩6克,黃連2克,等古方化濕散,分2次服。
420次瀏覽 2025-10-16
213次瀏覽 2025-10-16
157次瀏覽 2025-10-16
946次瀏覽 2025-10-16
2006次瀏覽 2025-10-16
247次瀏覽 2025-10-16
123次瀏覽 2025-10-16
649次瀏覽 2025-10-16
800次瀏覽 2025-10-16
273次瀏覽 2025-10-16
110次瀏覽 2025-10-16
878次瀏覽 2023-09-06
1190次瀏覽 2025-10-16
156次瀏覽 2025-10-16
181次瀏覽 2025-10-16
485次瀏覽 2025-10-16
1150次瀏覽 2025-10-16
203次瀏覽 2025-10-16
391次瀏覽 2025-10-16
174次瀏覽 2025-03-21
222次瀏覽 2025-10-16
577次瀏覽 2025-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