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射病的癥狀主要有頭痛、頭暈、惡心嘔吐、皮膚發(fā)紅發(fā)熱、意識模糊等。熱射病是中暑最嚴重的類型,通常由高溫高濕環(huán)境下體溫調節(jié)功能失衡引起,需立即就醫(yī)處理。
熱射病患者早期常出現持續(xù)性劇烈頭痛,伴隨眩暈感。頭痛可能與高溫導致腦血管擴張、顱內壓增高有關,頭暈則因脫水引起腦供血不足。此時患者可能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步態(tài)不穩(wěn)等癥狀,需迅速轉移至陰涼處并補充電解質。
消化系統(tǒng)癥狀表現為頻繁惡心和噴射性嘔吐,與高溫抑制胃腸蠕動、中樞神經系統(tǒng)功能障礙相關。嘔吐物可能含有膽汁,嚴重時會導致脫水加重。此時應停止活動,采用側臥位防止誤吸,避免口服任何食物。
患者皮膚呈現潮紅或蒼白干燥狀態(tài),觸摸有灼熱感但無汗液分泌。這種無汗表現提示汗腺功能衰竭,是熱射病的典型特征。皮膚溫度可超過39攝氏度,需立即用濕毛巾冷敷大動脈處幫助散熱。
神經系統(tǒng)癥狀包括譫妄、嗜睡甚至昏迷,反映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受損?;颊呖赡艹霈F言語混亂、定向力喪失或癲癇發(fā)作,與高溫直接損傷腦細胞及腦水腫有關。此類情況屬于急危重癥,須呼叫急救轉運。
病情進展可出現橫紋肌溶解、急性腎衰竭、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并發(fā)癥。表現為醬油色尿、少尿無尿、皮下瘀斑等,實驗室檢查可見肌酸激酶急劇升高。需在重癥監(jiān)護室進行血液凈化等器官支持治療。
預防熱射病需避免高溫時段外出,戶外工作者應每2小時在陰涼處休息,及時補充含鹽飲品。選擇透氣速干衣物,隨身攜帶藿香正氣水等防暑藥品。出現早期癥狀應立即停止活動,用冷水擦拭腋窩、腹股溝等部位降溫,癥狀加重時須緊急送醫(yī)。老年人、兒童及慢性病患者在高溫天氣應保持環(huán)境通風,必要時使用空調調節(jié)室溫。
0次瀏覽 2025-08-16
0次瀏覽 2025-08-16
0次瀏覽 2025-08-16
0次瀏覽 2025-08-16
0次瀏覽 2025-08-16
0次瀏覽 2025-08-16
0次瀏覽 2025-08-16
858次瀏覽 2023-09-06
0次瀏覽 2025-08-16
0次瀏覽 2025-08-16
0次瀏覽 2025-08-16
0次瀏覽 2025-08-16
0次瀏覽 2025-08-16
0次瀏覽 2025-08-16
0次瀏覽 2025-08-16
0次瀏覽 2025-08-16
0次瀏覽 2025-08-16
148次瀏覽 2025-03-21
0次瀏覽 2025-08-16
0次瀏覽 2025-08-16
0次瀏覽 2025-08-16
0次瀏覽 2025-08-16
4621次瀏覽
4625次瀏覽
4510次瀏覽
4693次瀏覽
4472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