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鐵性貧血是因體內(nèi)鐵元素不足導致血紅蛋白合成減少的常見貧血類型,主要表現(xiàn)為乏力、頭暈、面色蒼白等癥狀。主要有鐵攝入不足、吸收障礙、慢性失血、妊娠期需求增加、青少年生長發(fā)育過快等原因。
長期偏食或飲食結(jié)構(gòu)不合理可能導致鐵元素攝入不足。動物肝臟、瘦肉、蛋黃等富含血紅素鐵的食物攝入過少,或菠菜、黑木耳等植物性鐵吸收率較低時,容易引發(fā)缺鐵性貧血。日??赏ㄟ^增加紅肉、動物血制品攝入改善,必要時需遵醫(yī)囑補充蛋白琥珀酸鐵口服溶液、右旋糖酐鐵口服液等鐵劑。
胃腸疾病如萎縮性胃炎、乳糜瀉等會降低鐵吸收效率。胃酸分泌不足或長期服用抑酸藥物可能影響三價鐵向二價鐵的轉(zhuǎn)化,腸道炎癥則直接破壞鐵吸收黏膜。這類患者需治療原發(fā)病,同時配合多糖鐵復合物膠囊、富馬酸亞鐵顆粒等易吸收鐵劑,并建議搭配維生素C促進鐵吸收。
女性月經(jīng)過多、消化道潰瘍出血、痔瘡反復出血等慢性失血是成人缺鐵主因。每毫升血液含鐵0.5毫克,長期微量失血可耗盡鐵儲備。需通過胃腸鏡等檢查明確出血點,在控制出血源的同時使用蔗糖鐵注射液、琥珀酸亞鐵片等藥物補鐵,嚴重貧血者可能需輸血治療。
孕婦血容量增加及胎兒發(fā)育需鐵量達1000毫克,是普通成人需求的2倍。孕中晚期若不額外補鐵,半數(shù)孕婦會出現(xiàn)缺鐵性貧血。建議妊娠16周起預防性補充甘氨酸亞鐵片、硫酸亞鐵緩釋片等,配合高蛋白飲食,血紅蛋白低于100克/升時需醫(yī)療干預。
青春期生長突增期鐵需求激增,尤其月經(jīng)初潮后的少女更易貧血??焖僭鲩L的肌肉量和血容量需要大量鐵元素,挑食習慣會加劇鐵缺乏??赏ㄟ^強化鐵早餐谷物、牛肉等膳食補充,必要時使用葡萄糖酸亞鐵糖漿、多維鐵口服液等兒童適用劑型。
缺鐵性貧血患者應(yīng)保持均衡飲食,每周攝入動物肝臟或血制品2-3次,餐后避免立即飲用茶或咖啡以免抑制鐵吸收。建議每半年檢測血常規(guī),治療期間每月復查血清鐵蛋白,補鐵療程通常需持續(xù)3-6個月直至鐵儲備恢復。孕婦、青少年等高風險人群可定期篩查血紅蛋白,出現(xiàn)心悸、異食癖等嚴重癥狀時需及時就醫(yī)。
0次瀏覽 2025-11-11
0次瀏覽 2025-11-11
0次瀏覽 2025-11-11
0次瀏覽 2025-11-11
0次瀏覽 2025-11-11
0次瀏覽 2025-11-11
0次瀏覽 2025-11-11
0次瀏覽 2025-11-11
0次瀏覽 2025-11-11
0次瀏覽 2025-11-11
0次瀏覽 2025-11-11
174次瀏覽 2025-03-21
0次瀏覽 2025-11-11
0次瀏覽 2025-11-11
0次瀏覽 2025-11-11
0次瀏覽 2025-11-11
0次瀏覽 2025-11-11
187次瀏覽 2025-07-15
0次瀏覽 2025-11-11
0次瀏覽 2025-11-11
0次瀏覽 2025-11-11
0次瀏覽 2025-11-11
710次瀏覽
827次瀏覽
574次瀏覽
789次瀏覽
992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