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陰虱病可通過注意個人衛(wèi)生、避免高危性行為、定期消毒貼身物品、篩查密切接觸者、及時治療感染者等方式實現(xiàn)。陰虱病是由陰虱寄生引起的傳染性皮膚病,主要通過性接觸或間接接觸傳播。
每日清洗會陰部位,使用溫和清潔產(chǎn)品,避免過度抓撓皮膚。陰虱易附著于毛發(fā)根部,定期修剪或剃除陰毛可降低寄生概率。更換的內(nèi)衣褲需用60℃以上熱水燙洗,陽光暴曬有助于殺滅蟲卵。
固定性伴侶并使用避孕套,減少皮膚直接接觸。陰虱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多性伴侶群體感染風險顯著增加。若發(fā)現(xiàn)伴侶存在陰部瘙癢或皮疹癥狀,應暫停親密接觸并共同就醫(yī)檢查。
床單、毛巾等私人物品應單獨清洗,不與感染者混用。陰虱離開人體后可存活1-2天,共用衣物可能導致間接傳播。外出住宿時避免使用未經(jīng)消毒的公共寢具,可用便攜式床單隔離防護。
確診患者應告知近期有過密切身體接觸的人員,包括家庭成員或性伴侶。集體生活環(huán)境中出現(xiàn)病例時,需對同住者進行統(tǒng)一篩查。醫(yī)療機構(gòu)可通過皮膚鏡檢快速確認陰虱或蟲卵存在。
確診后遵醫(yī)囑使用撲滅司林霜、苯甲酸芐酯洗劑等外用殺蟲藥物,衣物需用殺蟲劑噴灑處理。治療期間禁止性接觸直至癥狀完全消失,復發(fā)患者需聯(lián)合使用伊維菌素片等口服藥物。
保持居住環(huán)境通風干燥,每周更換床品并使用高溫烘干。外出旅行時攜帶個人清潔用品,避免使用公共坐便器或浴缸。若出現(xiàn)會陰部持續(xù)性瘙癢、藍灰色斑點或肉眼可見的虱蟲活動,應立即到皮膚科就診。日??赏ㄟ^增強免疫力、穿著透氣棉質(zhì)內(nèi)褲等方式降低感染風險。
0次瀏覽 2025-10-29
0次瀏覽 2025-10-29
174次瀏覽 2025-03-21
0次瀏覽 2025-10-29
0次瀏覽 2025-10-29
0次瀏覽 2025-10-29
0次瀏覽 2025-10-29
0次瀏覽 2025-10-29
0次瀏覽 2025-10-29
0次瀏覽 2025-10-29
0次瀏覽 2025-10-29
0次瀏覽 2025-10-29
0次瀏覽 2025-10-29
0次瀏覽 2025-10-29
0次瀏覽 2025-10-29
0次瀏覽 2025-10-29
0次瀏覽 2025-10-29
0次瀏覽 2025-10-29
0次瀏覽 2025-10-29
0次瀏覽 2025-10-29
0次瀏覽 2025-10-29
743次瀏覽 2023-08-28
844次瀏覽
702次瀏覽
424次瀏覽
730次瀏覽
662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