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盤植入可能出現陰道流血、腹痛、子宮收縮異常、休克、繼發(fā)感染等癥狀。胎盤植入是指胎盤絨毛異常侵入子宮肌層,根據侵入深度可分為粘連型、植入型和穿透型,屬于產科危急重癥。
胎盤植入患者妊娠晚期或分娩時可能出現無痛性陰道流血,血液呈鮮紅色或暗紅色,出血量差異較大。胎盤剝離面血管異常開放是主要原因,可能伴隨血紅蛋白下降、面色蒼白等貧血表現。需立即就醫(yī)處理,醫(yī)生可能使用氨甲環(huán)酸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等止血藥物,必要時行子宮動脈栓塞術或子宮切除術。
部分患者會出現持續(xù)性下腹隱痛或突發(fā)劇痛,疼痛可能放射至腰骶部。子宮肌層被胎盤絨毛穿透導致肌纖維斷裂是常見誘因,若穿透漿膜層可引起腹膜刺激征。臨床需通過超聲檢查評估病情,可能使用間苯三酚注射液解痙,嚴重時需緊急手術干預。
分娩后子宮收縮乏力較常見,表現為宮底升高、子宮輪廓不清,手法按壓宮底可見大量血塊排出。胎盤附著處肌層缺損導致收縮功能障礙,可能引發(fā)產后大出血。醫(yī)生會靜脈滴注縮宮素注射液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促進宮縮,必要時行宮腔填塞術。
短時間內大量失血可能導致失血性休克,出現血壓下降、脈搏細速、皮膚濕冷、意識模糊等表現。需快速建立靜脈通道補充血容量,輸注紅細胞懸液糾正貧血,同時使用多巴胺注射液維持血壓,并盡快手術止血。
胎盤殘留組織壞死可能引發(fā)宮腔感染,表現為發(fā)熱、惡露異味、白細胞升高等。需取分泌物培養(yǎng)后使用注射用頭孢曲松鈉、甲硝唑氯化鈉注射液等抗生素,配合清宮術去除感染灶。穿透型胎盤植入還可能合并膀胱或腸管損傷,需多學科聯合處理。
孕期規(guī)范產檢有助于早期發(fā)現胎盤植入高風險因素,如前置胎盤、剖宮產史等。確診后應選擇有搶救條件的醫(yī)院分娩,避免劇烈運動和性生活。產后注意觀察出血量及體溫變化,遵醫(yī)囑使用鐵劑糾正貧血,保持會陰清潔預防感染,6周內禁止盆浴和重體力勞動。
0次瀏覽 2025-11-09
0次瀏覽 2025-11-09
0次瀏覽 2025-11-09
0次瀏覽 2025-11-09
0次瀏覽 2025-11-09
0次瀏覽 2025-11-09
0次瀏覽 2025-11-09
0次瀏覽 2025-11-09
0次瀏覽 2025-11-09
0次瀏覽 2025-11-09
263次瀏覽 2025-03-21
0次瀏覽 2025-11-09
0次瀏覽 2025-11-09
0次瀏覽 2025-11-09
0次瀏覽 2025-11-09
0次瀏覽 2025-11-09
0次瀏覽 2025-11-09
59次瀏覽 2025-07-15
0次瀏覽 2025-11-09
0次瀏覽 2025-11-09
0次瀏覽 2025-11-09
0次瀏覽 2025-11-09
451次瀏覽
922次瀏覽
737次瀏覽
879次瀏覽
694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