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chuàng)治療泌尿系結石的效果通常較好,具有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等特點。泌尿系結石的微創(chuàng)治療方式主要有輸尿管鏡碎石術、經(jīng)皮腎鏡碎石術、體外沖擊波碎石術、腹腔鏡取石術、輸尿管軟鏡碎石術等。
輸尿管鏡碎石術適用于輸尿管中下段結石,通過尿道插入輸尿管鏡直達結石部位,利用激光或氣壓彈道等方式碎石。該手術對輸尿管黏膜損傷較小,術后恢復較快,多數(shù)患者1-2天即可出院。術中可能發(fā)生輸尿管穿孔或狹窄,術后需留置雙J管2-4周。
經(jīng)皮腎鏡碎石術主要針對腎盂或腎盞較大結石,在腰部建立微小通道直達腎臟進行碎石。該技術能處理2厘米以上結石,碎石效率高但存在出血風險。術后需臥床24-48小時,監(jiān)測血紅蛋白變化,部分患者需要輸血治療。
體外沖擊波碎石術是非侵入性治療方式,適用于1-2厘米的腎盂或輸尿管上段結石。通過體外產(chǎn)生的沖擊波聚焦粉碎結石,無需麻醉且并發(fā)癥少。但肥胖患者或結石硬度較高時效果較差,可能需要多次治療,術后需配合藥物排石。
腹腔鏡取石術適用于輸尿管上段較大結石或合并解剖異常者。通過腹部3-4個小切口完成操作,能同時處理結石和畸形問題。手術時間較長但視野清晰,術后腸功能恢復較快,5-7天可出院。需注意氣腹相關并發(fā)癥如皮下氣腫等。
輸尿管軟鏡碎石術采用可彎曲內(nèi)鏡處理腎內(nèi)各盞結石,特別適合腎下盞結石。鏡體可270度彎曲到達傳統(tǒng)硬鏡難以觸及的位置,碎石徹底且保護腎實質(zhì)。但器械損耗成本較高,技術要求嚴格,術后可能發(fā)生感染或出血。
微創(chuàng)治療后應保持每日飲水2000-3000毫升,限制高草酸食物攝入,定期復查泌尿系超聲。根據(jù)結石成分調(diào)整飲食結構,尿酸結石患者需堿化尿液,感染性結石患者需控制尿路感染。術后3個月內(nèi)避免劇烈運動,遵醫(yī)囑按時復查確保無結石殘留。
1425次瀏覽 2025-09-26
508次瀏覽 2025-09-26
321次瀏覽 2025-09-26
824次瀏覽 2025-09-26
377次瀏覽 2025-09-26
164次瀏覽 2025-09-26
676次瀏覽 2024-01-05
370次瀏覽 2024-09-25
206次瀏覽 2025-09-26
190次瀏覽 2025-09-26
211次瀏覽 2025-09-26
141次瀏覽 2025-09-26
385次瀏覽 2025-09-26
193次瀏覽 2025-09-26
252次瀏覽 2025-09-26
286次瀏覽 2025-09-26
173次瀏覽 2025-09-26
235次瀏覽 2025-09-26
159次瀏覽 2025-09-26
414次瀏覽 2025-09-26
118次瀏覽 2025-09-26
124次瀏覽 2025-09-26
346次瀏覽
271次瀏覽
198次瀏覽
395次瀏覽
272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