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膿腫通常由牙菌斑堆積、牙周袋感染、免疫力下降、牙齒創(chuàng)傷或全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牙周膿腫可能與細菌感染、牙結石刺激、牙周組織損傷、糖尿病控制不佳、長期吸煙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xiàn)為牙齦紅腫、疼痛、牙齒松動、膿液滲出等癥狀。
牙周膿腫最常見的發(fā)病原因是牙菌斑中的細菌侵入牙周組織引發(fā)感染。當口腔衛(wèi)生不良時,牙菌斑在牙齦邊緣堆積,其中的厭氧菌如牙齦卟啉單胞菌、中間普氏菌等可破壞牙周組織。這類感染需通過齦下刮治清除菌斑,配合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膠囊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必要時需進行膿腫切開引流。
長期未清理的牙結石會持續(xù)刺激牙齦,導致牙周袋形成并加深。牙結石表面的粗糙結構更易附著細菌,當牙周袋深度超過3毫米時,袋內厭氧環(huán)境有利于致病菌繁殖。這種情況需通過超聲波潔治術去除牙結石,嚴重者可輔以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等局部藥物治療。
不當?shù)难例X矯正力、咬合創(chuàng)傷或硬物刺傷等機械性損傷可能破壞牙周膜完整性。受損的牙周組織防御功能下降,易被口腔細菌侵襲。此類患者需調整咬合關系,避免患牙受力,必要時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緩解疼痛,配合復方氯己定含漱液控制炎癥。
血糖水平持續(xù)偏高會降低白細胞吞噬功能,增加牙周組織感染風險。糖尿病患者牙周膿腫發(fā)生率較常人高,且愈合緩慢。除常規(guī)牙周治療外,需嚴格監(jiān)測血糖,使用胰島素注射液控制血糖水平,可輔助應用人工牛黃甲硝唑膠囊抗感染。
煙草中的尼古丁會收縮牙齦血管,減少組織血液供應,同時抑制免疫細胞活性。吸煙者牙周膿腫復發(fā)率較高,且對治療反應較差。建議逐步戒煙,治療期間可使用頭孢克洛分散片等抗生素,配合牙周塞治劑保護創(chuàng)面。
預防牙周膿腫需保持每日兩次巴氏刷牙法清潔牙齒,使用牙線清理牙間隙,每半年進行一次專業(yè)潔牙。糖尿病患者應定期監(jiān)測血糖,吸煙者建議戒煙。出現(xiàn)牙齦紅腫疼痛時應及時就診,避免自行戳破膿腫。治療期間避免進食過硬過燙食物,選擇高蛋白、高維生素的軟質飲食有助于組織修復。
208次瀏覽 2025-11-21
115次瀏覽 2025-11-21
133次瀏覽 2025-11-21
136次瀏覽 2025-11-21
638次瀏覽 2025-11-21
134次瀏覽 2025-11-21
156次瀏覽 2025-11-21
912次瀏覽 2023-09-06
109次瀏覽 2025-11-21
74次瀏覽 2025-11-21
715次瀏覽 2024-01-05
108次瀏覽 2025-11-21
54次瀏覽 2025-11-21
54次瀏覽 2025-11-21
70次瀏覽 2025-11-21
106次瀏覽 2025-11-21
73次瀏覽 2025-11-21
249次瀏覽 2025-11-21
129次瀏覽 2025-11-21
117次瀏覽 2025-11-21
565次瀏覽 2025-11-21
80次瀏覽 2025-11-21
1086次瀏覽
1400次瀏覽
1084次瀏覽
1033次瀏覽
1028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