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可通過抗病毒治療、皮膚護理、退熱鎮(zhèn)痛、隔離防護、并發(fā)癥管理等方式治療。水痘通常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表現(xiàn)為皮膚皰疹、發(fā)熱、瘙癢等癥狀。
水痘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抗病毒藥物能抑制病毒復制。常用藥物包括阿昔洛韋片、泛昔洛韋膠囊、更昔洛韋分散片等,需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早期用藥可縮短病程,減少皰疹數(shù)量,尤其適用于成人、免疫功能低下者或重癥患者。抗病毒治療期間需監(jiān)測肝腎功能,避免與其他腎毒性藥物聯(lián)用。
皰疹破潰后易繼發(fā)細菌感染,需保持皮膚清潔。每日用溫水輕拭皮膚,避免抓撓,可外用爐甘石洗劑緩解瘙癢。皰疹破潰處可涂抹莫匹羅星軟膏預防感染。穿著寬松棉質衣物,修剪指甲,嬰幼兒可戴棉質手套。合并感染時可能出現(xiàn)膿皰、紅腫熱痛,需就醫(yī)使用抗生素軟膏如夫西地酸乳膏。
水痘常伴38℃以上發(fā)熱,兒童可選用對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懸液退熱,成人可用布洛芬緩釋膠囊。禁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綜合征。發(fā)熱期間多飲水,采用物理降溫如溫水擦浴。頭痛明顯者可短期使用洛索洛芬鈉片,但需警惕胃腸刺激。體溫持續(xù)超過3天或超40℃需排查并發(fā)癥。
水痘傳染性強,患者需隔離至全部皰疹結痂。避免接觸孕婦、新生兒及未接種疫苗者。居室通風消毒,污染物用含氯消毒劑處理。家庭成員可應急接種疫苗,接觸后72小時內接種可減輕癥狀。學校等集體機構發(fā)生疫情時,未患病者建議補種疫苗。免疫缺陷者接觸病毒后需注射水痘-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
水痘可能引發(fā)肺炎、腦炎等嚴重并發(fā)癥。出現(xiàn)咳嗽氣促提示病毒性肺炎,需用注射用阿昔洛韋治療。嗜睡、嘔吐可能為腦炎征兆,需住院給予甘露醇注射液降顱壓。皮膚繼發(fā)鏈球菌感染可能進展為壞死性筋膜炎,需靜脈用注射用頭孢曲松鈉。糖尿病患者患水痘易出現(xiàn)血糖波動,需調整胰島素用量。
水痘患者需清淡飲食,選擇米粥、蒸蛋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多飲水促進代謝,適量補充維生素C增強免疫力。恢復期可逐漸增加瘦肉、西藍花等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保持充足睡眠,愈后1個月內避免劇烈運動。接種水痘疫苗是有效預防手段,建議1歲以上兒童按程序接種兩劑次。成人未患病者也可補種疫苗。
213次瀏覽 2025-11-18
200次瀏覽 2025-11-18
912次瀏覽 2023-09-06
0次瀏覽 2025-11-18
187次瀏覽 2025-07-15
131次瀏覽 2025-11-18
198次瀏覽 2025-11-18
255次瀏覽 2025-11-18
104次瀏覽 2025-11-18
56次瀏覽 2025-11-18
234次瀏覽 2025-11-18
219次瀏覽 2025-11-18
190次瀏覽 2025-11-18
138次瀏覽 2025-11-18
375次瀏覽 2025-11-18
211次瀏覽 2025-11-18
0次瀏覽 2025-11-18
239次瀏覽 2025-11-18
343次瀏覽 2025-11-18
0次瀏覽 2025-11-18
267次瀏覽 2025-11-18
196次瀏覽 2025-11-18
787次瀏覽
840次瀏覽
888次瀏覽
964次瀏覽
781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