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月嬰兒貧血可通過調整喂養(yǎng)方式、補充鐵劑、治療原發(fā)疾病、輸血治療、定期復查等方式改善。貧血可能由母乳鐵含量不足、早產或低出生體重、慢性失血、遺傳性疾病、感染等因素引起。
母乳喂養(yǎng)的嬰兒若存在鐵攝入不足,母親需增加富含鐵的食物如瘦肉、動物肝臟等,必要時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補鐵劑。配方奶喂養(yǎng)應選擇鐵強化奶粉。早產兒或低出生體重兒需遵醫(yī)囑提前補充鐵劑。
缺鐵性貧血嬰兒需遵醫(yī)囑口服鐵劑,如右旋糖酐鐵口服溶液、蛋白琥珀酸鐵口服溶液等。補鐵期間可配合維生素C促進吸收,避免與牛奶同服影響鐵吸收。治療2-4周后需復查血紅蛋白。
因慢性腸道失血、遺傳性溶血性貧血等疾病導致的貧血,需針對病因治療。如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可能需要脾切除,地中海貧血需輸血和祛鐵治療。感染引起的貧血需控制感染源。
血紅蛋白低于60g/L的重度貧血或出現心力衰竭等危急情況時,需緊急輸注濃縮紅細胞。輸血需嚴格配型,控制輸血速度和總量,監(jiān)測有無輸血反應。輸血后仍需繼續(xù)病因治療。
貧血治療期間需定期檢測血常規(guī)、網織紅細胞、血清鐵等指標。缺鐵性貧血補鐵治療需持續(xù)至血紅蛋白正常后2-3個月以補足儲存鐵。遺傳性貧血需終身隨訪,監(jiān)測生長發(fā)育及器官功能。
1個月嬰兒貧血護理需注意保持喂養(yǎng)衛(wèi)生,避免感染。每日監(jiān)測皮膚黏膜顏色、呼吸心率、喂養(yǎng)情況等。接觸嬰兒前嚴格洗手,避免去人群密集場所。居住環(huán)境保持通風,溫濕度適宜。按計劃免疫接種,貧血糾正前暫緩接種減毒活疫苗。記錄每日尿量、體重變化,發(fā)現嗜睡、拒奶、氣促等異常及時就醫(yī)。母親需保證充足休息和均衡營養(yǎng),哺乳期繼續(xù)補充孕期維生素。
53289次瀏覽
57648次瀏覽
55552次瀏覽
52445次播放 2020-01-03
56085次播放 2020-01-03
62275次播放 2020-01-03
51831次播放 2019-12-24
56814次播放 2019-12-24
54695次瀏覽
62132次瀏覽
743次瀏覽 2023-08-28
90次瀏覽 2025-11-20
142次瀏覽 2025-11-20
174次瀏覽 2025-03-21
211次瀏覽 2025-11-20
551次瀏覽 2025-11-20
96次瀏覽 2025-11-20
223次瀏覽 2025-11-20
240次瀏覽 2025-11-20
247次瀏覽 2025-11-20
130次瀏覽 2025-11-20
351次瀏覽 2025-11-20
93次瀏覽 2025-11-20
369次瀏覽 2025-11-20
148次瀏覽 2025-11-20
294次瀏覽 2025-11-20
519次瀏覽 2025-11-20
1147次瀏覽 2025-11-20
425次瀏覽 2025-11-20
377次瀏覽 2025-11-20
673次瀏覽 2025-11-20
92次瀏覽 2025-11-20
815次瀏覽
896次瀏覽
1045次瀏覽
819次瀏覽
946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