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名50歲的患者,在一次支氣管擴張合并感染治療結束后,仍存在不適癥狀,隨著咳嗽、胸悶等癥狀的加重,無法耐受,前來我科就診,結合患者的癥狀,以及相關檢查,發(fā)現(xiàn)患者存在胸腔積液的情況,于是通過服用中藥,以及外用中藥制劑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癥狀得到緩解,病情穩(wěn)定。
【基本信息】女,50歲
【疾病類型】胸腔積液
【就診醫(yī)院】北京中醫(y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
【就診時間】2015年8月
【治療方案】服用中藥(柴胡、炒黃、清半夏、桂枝、生甘草、紅棗、黨參、赤芍、桑皮、葶藶子、三棱、三七粉等),外敷中藥制劑(由膽南星、海藻、貓瓜草、山慈菇、草烏、肉桂、龍葵等制成)
【治療周期】門診隨訪治療1年+,定期復查
【治療效果】癥狀得到緩解,病情穩(wěn)定
一、初次面診
患者在2015年8月的一天來到門診,說話有些有氣無力,時不時還需要做個深呼吸,但是精神尚可,意識清晰,能夠配合問診、查體。該患者既往有支氣管炎多年,1月前因支氣管擴張合并感染進行了治療,在感染控制后患者出現(xiàn)了身體乏力的癥狀,由于可耐受,未入院進行診療,于2周前受涼后自覺乏力加重,并伴有咳嗽、胸腔憋悶,喘氣困難、經常冒虛汗等癥狀,非常影響日常生活,為了查明病因遂來再次來院就診,查體可見脈細、脈弦滑、舌苔發(fā)暗,咳痰白而粘稠,喘憋,結合患者癥狀考慮患者可能發(fā)生了肺部感染導致氣滯血瘀,所以馬上為其安排了血常規(guī)+CRP、肺部CT檢查,其中血常規(guī)+CRP提示患者白細胞、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都有升高,C反應蛋白顯著升高,提示患者體內有炎癥,CT提示患者雙肺存在少量積液(圖1),所以初步診斷支氣管擴張合并感染導致胸腔積液。
圖1
二、治療經過
因為結核分枝桿菌也會導致肺部感染引發(fā)胸腔積液,為其排除該風險又加做了結核菌素試驗,結果提示陰性,最終確診支氣管擴張合并感染導致胸腔積液??紤]患者癥狀還不是很嚴重,所以建議患者可以先通過服藥改善,看看效果,患者也同意了,所以剛開始給予患者規(guī)范劑量的柴胡、炒黃、清半夏、桂枝、生甘草、紅棗、黨參、赤芍、桑皮、葶藶子、三棱、三七粉等調制的幾服中藥回家沖服,為了加強療效,三個月后又為患者增加了規(guī)范劑量的膽南星、海藻、貓瓜草、山慈菇、草烏、肉桂、龍葵等制成的外敷中藥膏,治療期間患者每周返院復診。
三、治療效果
2015年11月也就是通過口服中藥治療三個月后,患者自覺咳嗽、咳嗽、胸腔憋悶,喘氣困難的癥狀明顯好轉,身體乏力情況也得到了很大的緩解,復查肺部CT(圖2、圖2-1),患者胸腔積液較前明顯減少,對治療方案也充滿了信心,之后調整治療藥物繼續(xù)治療半年后,患者自身的癥狀也得到了顯著的改善,再次復查CT(圖3),提示雙側胸腔積液較前明顯減少,右側胸腔積液也基本上消失,藥效明顯,之后通過加用外敷中藥膏又治療了3個月,最后復查CT(圖4、圖4-1)顯示,患者胸腔積液已經消失,患者初診時的癥狀已經全部緩解,臨床判定已治愈。
圖2
圖2-1
圖3
圖4
圖4-1
四、注意事項
因為患者是一位老支擴患者了,所以為了預防再次出現(xiàn)并發(fā)癥,導致像胸腔積液的情況發(fā)生,日常要積極的進行護理,還要注意自己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首先,要積極預防感染的出現(xiàn),因為患病以后,患者身體比較脆弱,很容易著涼,所以要注意防寒保暖,預防感染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一旦出現(xiàn)感染的話,其他的并發(fā)癥也會出現(xiàn),這樣治療難度就會增加,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其次要注意患者的飲食,由于患者身體比較虛弱,所以要積極的補充蛋白質和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比如多吃一些空心菜或者是胡蘿卜一類的,不僅可以補充營養(yǎng)還可以補充體力,特別注意治療期間不能吃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最后,一定要嚴格遵循醫(yī)囑用藥按時復查。
五、個人感悟
為什么會介紹這個案例呢,其實是為了告訴大家,現(xiàn)在在疾病治療方面,中醫(yī)已經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而且我們也不再是是簡單的望聞問切就為患者開藥治療,就像這個案例一樣,我們也會結合科學的診斷依據(jù)再為患者設計治療方案,而且中醫(yī)療法相對于西醫(yī)治療對身體的傷害要小很多,所以希望大家重拾對我們中國幾千年沉淀下來的醫(yī)藥精華的信心。
676次瀏覽 2024-01-05
604次瀏覽 2025-10-07
551次瀏覽 2025-10-07
761次瀏覽 2025-10-07
296次瀏覽 2025-10-07
179次瀏覽 2025-10-07
236次瀏覽 2025-10-07
47次瀏覽 2025-10-07
267次瀏覽 2025-10-07
100次瀏覽 2025-10-07
1198次瀏覽 2025-10-07
168次瀏覽 2025-10-07
181次瀏覽 2025-10-07
6803次瀏覽 2025-10-07
878次瀏覽 2023-09-06
489次瀏覽 2025-10-07
0次瀏覽 2025-10-07
522次瀏覽 2025-10-07
407次瀏覽 2025-10-07
0次瀏覽 2025-10-07
211次瀏覽 2025-10-07
105次瀏覽 2025-10-07
246次瀏覽
174次瀏覽
249次瀏覽
307次瀏覽
328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