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這種不良癥狀的出現(xiàn),患者可以通過吃一些番薯、粳米、芝麻油以及大棗這些食物來進行緩解。此外,薏苡仁、小麥以及糯米這些食物,對于治療腎虛這種疾病所帶來的不良癥狀,也是有著不錯的食療效果的。
現(xiàn)實生活之中,脾虛這種不良癥狀是比較常見的,所誘發(fā)的一些不良癥狀對于患者的身體健康傷害很大,所以對于脾虛這種不良癥狀,不可以聽之任之,一定要及早治療。那么,脾虛如何調(diào)理?下面了解一下!
1、番薯
俗稱甘薯、山芋、紅薯。性平,味甘,具有補脾和血以及益氣通便的功效的,作用也是非常大。
2、薏苡仁
味甘淡,屬性微寒。具有利水滲濕和止瀉的作用。對于腹瀉、食欲下降等脾虛癥狀都適用。
3、粳米
又被稱為“大米”。性平味甘,對于脾胃以及肌肉的保健都具有益處。可以用來治療、改善因脾虛所致身體消瘦、煩悶、泄瀉、下痢等癥狀。
推薦:粳米粥。粳米50克,葡萄于10克,以適量清水先煮粳米至九成熟,再加入一些葡萄干,然后跟粳米粥一起燉煮直到稀爛為止就可以了。
4、小麥
小麥屬于性涼味甘的五谷類食物。具有健心護腎、清熱止渴的功效。適用于口干舌燥、心煩不安、食欲不振等脾虛癥狀。
5、芝麻油
芝麻油性涼味甘,能夠潤滑腸道、預防大便干結(jié)、幫助身體排毒解毒、治療食積腹痛、潰瘍等癥
6、糯米
糯米又被稱作“江米”,性質(zhì)溫和,味甘。粳米這種食物,作用還是非常大的,十分適合那些脾虛以及胃寒的的患者所食用。具有暖和脾胃、消除口舌干渴、改善自汗、治療便溏和腹瀉等功效。
7、大棗
性溫,味曾,有補脾胃、益氣血的作用。早在兩干多年前的《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就有“大棗安甲養(yǎng)脾”的記載。
需要提醒的是,食療對于疾病的治療效果是有限的。所以,如果患者的脾虛的病情比較嚴重的話就要看醫(yī)生了,不要耽擱了病情。
0次瀏覽 2025-08-22
0次瀏覽 2025-08-22
0次瀏覽 2025-08-22
0次瀏覽 2025-08-22
0次瀏覽 2025-08-22
0次瀏覽 2025-08-22
0次瀏覽 2025-08-22
0次瀏覽 2025-08-22
187次瀏覽 2025-07-15
0次瀏覽 2025-08-22
0次瀏覽 2025-08-22
0次瀏覽 2025-08-22
0次瀏覽 2025-08-22
0次瀏覽 2025-08-22
0次瀏覽 2025-08-22
0次瀏覽 2025-08-22
0次瀏覽 2025-08-22
0次瀏覽 2025-08-22
0次瀏覽 2025-08-22
0次瀏覽 2025-08-22
0次瀏覽 2025-08-22
148次瀏覽 2025-03-21
4648次瀏覽
4480次瀏覽
4588次瀏覽
4661次瀏覽
4493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