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可能由病毒感染、酒精性肝損傷、藥物性肝損傷、自身免疫性肝炎、脂肪肝等因素引起,慢性肝炎可通過抗病毒治療、戒酒、停用肝損傷藥物、免疫抑制治療、生活方式調整等方式治療。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慢性肝炎的常見原因。病毒長期復制可導致肝細胞持續(xù)損傷,表現為乏力、食欲減退、肝區(qū)隱痛等癥狀。確診需通過血清學檢測和病毒載量測定。治療可選用恩替卡韋片、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等抗病毒藥物,需在醫(yī)生指導下長期用藥并定期監(jiān)測肝功能。
長期過量飲酒會導致肝細胞脂肪變性、炎癥壞死,進而發(fā)展為酒精性肝炎?;颊呖赡艹霈F黃疸、肝腫大、蜘蛛痣等體征。治療核心是嚴格戒酒,配合使用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復方甘草酸苷片等護肝藥物。中重度患者可能出現腹水、肝性腦病等并發(fā)癥,需住院治療。
某些抗生素、抗結核藥、解熱鎮(zhèn)痛藥等具有肝毒性,長期使用可能引起藥物性肝炎。臨床表現為轉氨酶升高伴惡心、腹脹,嚴重者可出現急性肝衰竭。治療需立即停用可疑藥物,使用注射用還原型谷胱甘肽、水飛薊賓膠囊等解毒保肝藥物,必要時進行血液凈化治療。
免疫系統異常攻擊肝細胞會導致自身免疫性肝炎,多見于中青年女性。癥狀包括關節(jié)痛、皮疹、肝功能異常等,血清中可檢出多種自身抗體。治療主要采用潑尼松片聯合硫唑嘌呤片進行免疫抑制治療,需定期復查肝功能及免疫指標調整用藥方案。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與肥胖、胰島素抵抗密切相關,肝細胞內脂肪沉積可引發(fā)慢性炎癥?;颊咄ǔo癥狀或僅表現為輕度乏力,超聲檢查顯示肝回聲增強。治療以控制體重、改善代謝為主,可配合使用奧利司他膠囊、雙環(huán)醇片等藥物,需定期監(jiān)測肝纖維化程度。
慢性肝炎患者日常需保持規(guī)律作息,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飲食應選擇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適量攝入新鮮蔬菜水果,嚴格禁酒。建議每3-6個月復查肝功能、超聲等檢查,遵醫(yī)囑規(guī)范用藥,不可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出現皮膚黃染、腹水、意識障礙等表現時需立即就醫(yī)。
223次瀏覽 2025-11-05
202次瀏覽 2025-11-05
493次瀏覽 2025-11-05
79次瀏覽 2025-11-05
118次瀏覽 2025-11-05
343次瀏覽 2025-11-05
95次瀏覽 2025-11-05
0次瀏覽 2025-11-05
0次瀏覽 2025-11-05
734次瀏覽 2025-11-05
60次瀏覽 2025-11-05
187次瀏覽 2025-07-15
912次瀏覽 2023-09-06
0次瀏覽 2025-11-05
0次瀏覽 2025-11-05
89次瀏覽 2025-11-05
65次瀏覽 2025-11-05
0次瀏覽 2025-11-05
264次瀏覽 2025-11-05
102次瀏覽 2025-11-05
252次瀏覽 2025-11-05
105次瀏覽 2025-11-05
840次瀏覽
847次瀏覽
583次瀏覽
587次瀏覽
546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