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刺卡喉嚨可通過自行處理、喉鏡檢查取出、內(nèi)鏡手術(shù)等方式治療。魚刺卡喉嚨通常由進食過快、咀嚼不充分、兒童誤吞等原因引起。
若魚刺位置較淺且肉眼可見,可嘗試用鑷子小心夾出。操作時需使用充足光源照射咽喉部,避免用力過猛導致黏膜損傷。切勿采用吞飯團、喝醋等錯誤方法,可能使魚刺扎得更深。
當魚刺位于扁桃體或舌根部時,耳鼻喉科醫(yī)生可通過間接喉鏡或纖維喉鏡定位并取出。此方法適用于中等深度的魚刺,檢查前需配合醫(yī)生保持安靜呼吸,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惡心反射。
對于卡在食管或下咽部的魚刺,需行食管鏡或胃鏡下取出術(shù)。這種情況多伴隨吞咽疼痛、流涎癥狀,嚴重者可導致食管穿孔。手術(shù)需在麻醉下進行,術(shù)后需禁食4-6小時觀察出血情況。
當懷疑魚刺進入頸部深層時,需通過CT或X線檢查明確位置。金屬類魚刺在X線下顯影清晰,而軟骨類魚刺可能需要三維重建輔助診斷。影像學檢查能有效避免盲目探查造成的二次傷害。
若魚刺留存超過24小時未取出,可能引發(fā)局部感染。醫(yī)生會根據(jù)情況開具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頭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合并膿腫形成時需配合切開引流?;颊咝杳芮杏^察發(fā)熱、頸部腫脹等感染征象。
發(fā)生魚刺卡喉后應(yīng)立即停止進食,盡量減少吞咽動作。兒童患者家長需安撫情緒避免哭鬧,及時就醫(yī)切勿自行處理。日常進食魚類時應(yīng)仔細剔除魚刺,老人和兒童建議選擇無刺魚腹部位。養(yǎng)成細嚼慢咽的飲食習慣能有效預(yù)防異物卡喉,若反復發(fā)生吞咽困難需排查咽喉結(jié)構(gòu)異常。
175次瀏覽 2025-10-23
81次瀏覽 2025-10-23
314次瀏覽 2025-10-23
600次瀏覽 2025-10-23
616次瀏覽 2025-10-23
880次瀏覽 2025-10-23
86次瀏覽 2025-10-23
494次瀏覽 2025-10-23
244次瀏覽 2025-10-23
273次瀏覽 2025-10-23
168次瀏覽 2025-10-23
93次瀏覽 2025-10-23
578次瀏覽 2025-10-23
363次瀏覽 2025-10-23
131次瀏覽 2025-10-23
92次瀏覽 2025-07-15
188次瀏覽 2025-10-23
86次瀏覽 2025-10-23
125次瀏覽 2025-10-23
186次瀏覽 2025-10-23
676次瀏覽 2024-01-05
634次瀏覽 2025-10-23
495次瀏覽
687次瀏覽
655次瀏覽
669次瀏覽
773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