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包括子宮收縮乏力、胎盤因素、軟產道損傷和凝血功能障礙。治療需根據(jù)具體原因采取相應措施,如藥物促進子宮收縮、手術修復損傷或糾正凝血功能異常。
1.子宮收縮乏力是產后出血最常見的原因,表現(xiàn)為子宮無法有效收縮止血。處理可使用催產素、麥角新堿等藥物增強子宮收縮,必要時進行子宮按摩或宮腔填塞。
2.胎盤因素包括胎盤滯留、胎盤植入異常等。需通過手動剝離胎盤、刮宮術或必要時子宮切除術處理。對于胎盤植入,可能需要更復雜的手術干預。
3.軟產道損傷涉及宮頸、陰道或會陰的撕裂。需立即進行縫合修復,嚴重時可能需要輸血。預防措施包括控制胎兒娩出速度、適當會陰切開等。
4.凝血功能障礙可能是原發(fā)或繼發(fā)的,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羊水栓塞等引起的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治療包括輸注新鮮冰凍血漿、血小板、纖維蛋白原等,必要時使用抗凝藥物。
產后出血是產科急癥,需及時識別和處理。預防措施包括產前評估風險因素、規(guī)范產程管理、產后密切觀察等。一旦發(fā)生,應迅速啟動多學科團隊協(xié)作,采取綜合措施控制出血,保障產婦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