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反復發(fā)燒25天可通過抗病毒治療、免疫調節(jié)、對癥支持、并發(fā)癥管理和定期復查等方式控制。該癥狀通常由病毒持續(xù)復制、免疫力低下、繼發(fā)感染、炎癥反應過度或潛伏病毒激活等原因引起。
1、抗病毒治療:
針對EB病毒復制活躍期,臨床可能選用更昔洛韋、膦甲酸鈉等抗病毒藥物抑制病毒增殖。治療期間需監(jiān)測肝功能及血常規(guī),部分患者可能出現骨髓抑制等不良反應??共《警煶掏ǔP璩掷m(xù)2-4周,對于免疫功能正常者多能取得較好效果。
2、免疫調節(jié):
慢性活動性EB病毒感染患者常伴有免疫功能紊亂,可考慮使用干擾素或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調節(jié)免疫。兒童患者需特別注意評估胸腺肽等藥物的適用性,治療期間應定期檢測淋巴細胞亞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
3、對癥支持:
持續(xù)高熱時可采取物理降溫聯合解熱鎮(zhèn)痛藥物控制體溫,注意補充電解質防止脫水。合并咽峽炎癥狀需加強口腔護理,進食困難者可短期給予靜脈營養(yǎng)支持。臥床期間建議每2小時翻身預防壓瘡。
4、并發(fā)癥管理:
EB病毒感染可能引發(fā)肝炎、心肌炎或噬血細胞綜合征等嚴重并發(fā)癥。出現黃疸、胸悶或出血傾向時需立即住院治療。噬血細胞綜合征患者需及時采用激素沖擊或化療方案控制過度炎癥反應。
5、定期復查:
癥狀緩解后仍需每月復查EB病毒DNA載量及肝功能,持續(xù)6個月以上。復發(fā)患者建議進行骨髓穿刺和淋巴結活檢排除淋巴增殖性疾病。長期攜帶病毒者應避免劇烈運動及日光暴曬。
患者在康復期應保持充足睡眠,每日攝入優(yōu)質蛋白如魚肉、蛋奶等促進組織修復,適量食用獼猴桃、草莓等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增強免疫力。恢復期可進行散步、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避免羽毛球、籃球等劇烈運動。居家環(huán)境保持通風干燥,餐具需定期煮沸消毒。出現乏力持續(xù)加重或淋巴結進行性腫大時應及時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