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紫癜與過敏性紫癜屬于不同概念,過敏性紫癜主要表現(xiàn)為皮膚紫紅色瘀點瘀斑、關節(jié)腫痛、腹痛及腎臟損害。皮膚紫癜可能由外傷、血小板減少、凝血功能障礙、血管炎、過敏性紫癜等多種原因引起。
1、病因差異:
皮膚紫癜是癥狀描述,指皮下出血形成的紫紅色斑疹,誘因包括機械性損傷、血液系統(tǒng)疾病或血管異常。過敏性紫癜屬于特定疾病,是IgA介導的血管炎,多與感染、食物過敏或藥物過敏相關。
2、典型癥狀:
過敏性紫癜特征性表現(xiàn)為雙下肢對稱性紫癜,壓之不褪色,常伴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腫脹。約半數(shù)患者出現(xiàn)陣發(fā)性臍周絞痛,部分可見血尿或蛋白尿等腎損害表現(xiàn)。
3、伴隨體征:
過敏性紫癜患者可能出現(xiàn)低熱、乏力等全身癥狀,嚴重者可見腸套疊或消化道出血。皮膚紫癜若由血小板減少導致,常伴牙齦出血或鼻衄等出血傾向。
4、病程特點:
過敏性紫癜具有自限性,兒童患者多在4-6周內緩解,但約30%會復發(fā)。單純皮膚紫癜若無系統(tǒng)損害,通常1-2周逐漸吸收,遺留暫時性色素沉著。
5、診斷要點:
過敏性紫癜需結合典型皮疹、病理活檢顯示IgA沉積進行確診。普通皮膚紫癜需通過血常規(guī)、凝血功能等檢查排除血液病或血管畸形。
過敏性紫癜急性期需臥床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加重皮膚出血。飲食宜選擇低鹽、低脂、無動物蛋白的清淡食物,如冬瓜粥、藕粉等,減少可能誘發(fā)過敏的海鮮、堅果類攝入?;謴推诳芍鸩皆黾由剿帯⒓t棗等健脾養(yǎng)血食材,日常注意觀察尿液顏色及關節(jié)癥狀變化,兒童患者建議每3個月復查尿常規(guī)持續(xù)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