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萎縮可能由年齡增長、自身免疫疾病、醫(yī)源性損傷等原因引起。
1、年齡增長:
女性35歲后卵巢功能逐漸衰退,卵泡數量減少導致雌激素水平下降,這是生理性卵巢萎縮的主要原因。伴隨月經周期紊亂、潮熱盜汗等圍絕經期癥狀,可通過激素替代治療緩解癥狀,但無法逆轉卵巢功能。
2、自身免疫疾?。?/h3>
自身免疫性卵巢炎會攻擊卵巢組織,導致卵泡提前耗竭。這類病理性萎縮多伴隨甲狀腺功能異常、類風濕因子陽性等免疫指標異常,需通過糖皮質激素抑制免疫反應,同時配合雌激素補充治療。
3、醫(yī)源性損傷:
盆腔放療、卵巢手術或化療藥物會直接破壞卵巢皮質中的原始卵泡。醫(yī)源性損傷引起的卵巢萎縮常伴隨促卵泡激素水平急劇升高,可通過卵泡冷凍等生育力保存技術預防,發(fā)生后需長期進行激素替代治療。
預防卵巢萎縮需保持規(guī)律作息,避免熬夜和過度減肥。適當攝入豆制品、堅果等富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每周進行3-5次有氧運動。40歲以上女性建議每年檢測抗苗勒管激素水平,發(fā)現卵巢功能下降需及時就醫(yī)。避免頻繁接觸環(huán)境內分泌干擾物,如某些塑料制品、農藥等化學物質。